3月5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上海代表團審議。在聽取代表發言后,習近平作了發言,還就當前兩岸關系發展發表了看法。在民進黨即將重新執政、兩岸關系和平發展面臨不確定因素之際,習近平最新對臺講話有何深意?本報記者為此采訪了幾位臺灣問題專家。
【維護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大局】
北京大學臺灣研究院院長李義虎認為,習近平此次講話是以大陸最高領導人身份,為對臺工作定調,重申“九二共識”和反對“臺獨”的立場和底線,表明維護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局面的決心。尤其在兩岸關系發展的重要關頭,重申對臺政策的核心和實質,能使各方精準地把握大陸對臺政策。
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院長劉國深分析,習近平這份講話表明大陸領導人在處理臺灣問題上更加自信了,除了反對“臺獨”毫不動搖外,大陸方面也展現出相當靈活的一面,并不在意臺灣內部的政黨輪替,對民進黨還是留有余地、有所期待的。
北京聯合大學臺灣研究院教授朱松嶺認為,講話是原則性和靈活性相結合,歷史責任和骨肉親情相結合。對島內期待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同胞,習近平提到不應該讓他們失望,這是充滿了善意的喊話。
劉國深說,講話也表明大陸方面將繼續關切兩岸同胞親情福祉,繼續深化兩岸互利合作,推進人民之間的心靈契合。
【強調“九二共識”核心意涵】
朱松嶺認為,習近平講話中釋放出兩個重要信號:第一,明確強調堅持“九二共識”的政治基礎,這在近期起到了統一思想的作用。第二,向民進黨釋出了善意,明確希望民進黨在兩岸關系上往前走一步。在2016年“二合一”選舉之后,民進黨也在尋求兩岸間共識,希望兩岸關系維持和平發展的現狀。但要達到這一點,民進黨必須承認“九二共識”的歷史事實,認同其核心意涵,這樣兩岸間才有良性互動的基礎。
劉國深說,大陸方面更看重的是“九二共識”這四個字背后所蘊含的兩岸關系性質及其核心意涵。由于兩岸雙方的最高法理精神都認可兩岸領土主權和人民的一體性,民進黨也不能違背臺灣方面遵循的法理規定。因此,只要民進黨明確認可這一關系的性質,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政治基礎就可以繼續維護下去。
【堅決遏制“臺獨”分裂行徑】
朱松嶺說,習近平的講話,是站在戰略的高度看問題,強調大陸方面將堅決遏制任何形式的“臺獨”分裂行徑,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絕不讓國家分裂的歷史悲劇重演。
李義虎說,在5月份民進黨執政之后,不排除島內一些勢力,如“急獨”組織一些人物,進行“臺獨”鼓噪。有可能冒出各種形式,包括變化了形式的法理“臺獨”和文化“臺獨”。我們對此應保持極高警惕,要準備采取強有力的應對措施,使兩岸關系發展的航船,始終沿著和平發展航道前進。
李義虎說,5月20日以后 ,如果新的臺灣當局不接受“九二共識”,臺灣社會一些勢力還進行“臺獨”鼓噪,那么我們推動兩岸關系發展和對臺工作的重點,要從馬英九執政時期的官方轉向民間,進行民間社會的互動和交流。
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1日在北京會見了洪秀柱主席率領的中國國民黨大陸訪問團,并就兩岸關系發展提出六點意見。” 中國臺灣致公黨主席陳柏光說,習近平總書記提到“公道自在人心”,言辭懇切,表達了希望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誠摯心愿。
據臺灣《聯合報》報道,兩岸和平發展論壇即將登場,國民黨副主席胡志強27日表示,“九二共識”重點是一中原則。胡志強說,兩岸民間互動不能夠停止,盼藉由國民黨維系這些交流,讓兩岸關系和平穩定,讓臺商、臺灣經濟表現,不要因官方互動的僵局減損太多。
臺灣當局領導人蔡英文10日在“雙十慶典”上的演講繼續不提“九二共識”,仍以“尊重會談歷史”一語帶過。北京聯合大學臺灣研究院院長李維一認為,講話在關于兩岸關系的關鍵問題上,仍然是繞圈子、打馬虎眼,拒不承認“九二共識”。
針對臺灣當局領導人“雙十”講話中有關兩岸關系的內容,國臺辦發言人安峰山10月10日應詢表示:“九二共識”及其體現的一個中國原則,符合兩岸關系的法理和現實,是維護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基石。
馬曉光表示,國臺辦與臺灣陸委會的聯系溝通機制、海協會與臺灣海基會的協商談判機制,均建立在“九二共識”政治基礎之上。只有確認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政治基礎,兩岸制度化交往才能得以延續。
大陸方面多次表示對臺的大政方針不會因為臺灣政局的變化發生改變,“5·20”之前和之后我們的立場沒有發生變化,變化發生在臺灣方面。
承認“九二共識”的歷史事實,認同兩岸同屬一中的核心意涵,兩岸雙方就有了共同政治基礎,就可以保持良性互動。不承認“九二共識”及其核心意涵,就會破壞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現狀。
昨天,國臺辦發言人安峰山在例行發布會上就“5·20”后兩岸領導人會面能否延續的問題表示,“九二共識”是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政治基礎。
國共兩黨同屬中華民族,臺灣與大陸同屬華夏大地,中國雖歷經滄桑與磨難,但一代代中華兒女在苦難中沒有消磨勇氣,沒有頓挫力量。
2008年以來,兩岸關系擺脫緊張動蕩、走上和平發展道路,各領域交流合作蓬勃發展,同胞往來更加密切,臺海呈現安定祥和局面。只要牢牢堅持“九二共識”的政治基礎不動搖,兩岸一定能進一步增進政治互信、深化和平發展,共同攜手邁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美好未來。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5日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上海代表團審議時,就兩岸關系發展發表看法。劉國深表示,總書記的講話表明大陸方面將繼續關切、增進兩岸同胞的親情福祉,繼續深化兩岸互利合作,推進人民之間的心靈契合。
“兩會時間”第二天,當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們開始齊聚北京、共商國是時,習近平總書記懷著對兩岸關系的關切與對臺灣同胞的關心,專程看望參加政協會議的民革、臺盟、臺聯委員,并參加聯組會,聽取意見和建議。
國臺辦發言人楊毅在今天的記者會上表示,兩岸政治議題是客觀存在的,遲早要面對,所以雙方應當共同努力,為今后破解這些政治難題創造條件,積累共識。
對此,在30日國臺辦舉行的例行記者會上,發言人馬曉光回應,第一,習近平總書記與宋楚瑜只是進行了自然、簡短的寒喧。兩岸關系改善與發展的基礎是堅持“九二共識”,臺灣當局不承認“九二共識”,兩岸雙方就不可能進行良性互動。
針對臺灣當局就未能接獲本屆國際民航大會邀請表達抗議,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今天(23日)應詢表示,在臺參與國際組織活動問題上,我們的立場是一貫的,明確的,即按照一個中國原則,通過兩岸協商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