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古代有“三字經”,從古到今,許許多多人,把它作為治國、安邦、持家的經典?,F在,華西也有“三字經”。全國著名勞模、華西村黨委原書記吳仁寶,當“村官”幾十年,豐富的人生閱歷,敏銳的洞察力,創新的思維,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三字經”。樸實而有華,平淡而有奇,簡潔而明了,生動而形象,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如今,華西“三農”已轉變成“三化”(農村城市化、農業工業化、農民知識化)。家家住450—600平方米的別墅;有100—1000萬的資產,1—3輛的汽車。集體資產超40億,個人資本8個億。2003年,全村實現銷售105億,交稅3個億?,F擇“三字經”其要,以期給人啟迪和借鑒。
治 村 篇
“三靠”工作方針。即“老三靠”、“新三靠”、“再三靠”?!袄先俊保嚎克枷虢逃?、靠黨的政策、靠干部帶頭;“新三靠”:靠堅持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精神、靠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政治路線、靠堅持自己有錯自己改;“再三靠”:靠正確決策、靠科學管理、靠幫帶提高。
處理好三者關系的“三頭”方針。國家一頭,依法交足;集體一頭,積累留足;農民一頭,保證生活富足。
界限上的“三個沖破”。經營上沖破國界,經濟聯合上沖破所有制界限,用人上沖破本村本地界限。
企業健康長壽的干部“三要”方針。一要有自主權,二要有自知之明,三要有高度的事業心。
企業要快速發展的“三好”條件。好項目,好產品,好經營人才。
科技興企“三部曲”??萍汲鲂缕?,管理增效益,質量占市場。
新辦企業“三個領先”。時間要領先,質量要領先,造價要領先(與同行相比,造價最低)。現有企業“五個創新”。質量、數量、品種、進貨、營銷等的創新。
“三、三制”質量管理制度。嚴把“三關”。即原輔材料進廠關,生產工序質量關,產品出廠關。實行“三檢”。即自檢、互檢、專檢。產品“三包”。包信譽,包優惠,包退貨。
產品“三真、三公認”標準?!叭妗?,即說真話、售真貨、定真價。“三公認”,即用戶公認,專家公認,主管部門鑒定公認。
實現了“三個轉”。農業轉向高產優質高效,工業轉向規?;?、集約化、科技化,三產轉向旅游業和新興產業。
“三化三園”的小城鎮建設標準?!叭?,即華西小城鎮建設要綠化、美化、凈化;“三園”,即遠看像林園,近看像公園,細看農民生活在幸福的樂園。華西今后發展要靠“三外”(市場在國外、融資在國外、人才在國外)為主,“三內”(市場以國內為輔、融資以國內為輔、人才以國內為輔)為輔。
華西“三農”轉變成“三化”。農業、農民、農村,轉變成農業工業化、農民知識化、農村城市化。
在環境建設、人民生活水平上達到“三多、三少”。“三多”,即鳥多、花多、景多;“三少”,即蚊子少、蒼蠅少、老鼠少。
“三個沖破”,也就是要達到“三個無界限”。一是貨,進銷無界限;二是人,進出無界限;三是酬,高低無界限。
村民收入的“三個來源”。一是社會主義按勞分配(工資獎金),二是共產主義按需分配(村民福利),三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資本分紅(入股分紅)。
實現企業健康長壽的“三產”。有效生產、安全生產、文明生產。
【點評:中國有90多萬個村莊,“三農”,一直是事關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問題。我們同處一片藍天下。為什么有的發展快,有的發展慢?華西村為什么歷經40多年的風云變幻,始終挺立潮頭,紅旗不倒?為什么從負債2.5 萬元,到如今擁有固定資產40多億?為什么被大家一致公認為“天下第一村”?吳仁寶的“三字經”,也算是最重要的“謎底”之一。像產品“三真”、科技興企“三部曲”?!叭r”變“三化”等等,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實事求是的講,吳仁寶的“三字經”,有很多可研究、可操作、可借鑒、可學習之處。如果中國能多幾個“吳仁寶”,也許就能多幾個“華西村”。】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