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 天下新聞 > 正文

                179個山寨組織被通報:有的蹭熱點 6成冠名“中國”

                2018年02月08日07:09  來源:新京報

                5034

                  2月7日上午,民政部網站公布了近期未經登記擅自以社會組織名義開展活動,涉嫌為非法社會組織的名單,共179家。名單顯示,這些組織不少以“中國”“全國”冠名,如“中國美麗鄉村研究中心”“全國名人書畫藝術聯合會”,甚至還有“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推進組織委員會”。同時,“國務院精準扶貧基金會”“雄安貴陽新區基金會”這類“蹭”當前我國熱點工作的未登記組織也被通報。民政部社會組織管理局表示,這些組織未經登記擅自以社會組織名義開展活動,涉嫌為非法社會組織,提醒公眾謹防上當受騙。

                  焦點1

                  非法組織蹭“雄安新區”熱點

                  一些社會組織“蹭熱點”,以當前國家相關重點工作為幌子未經登記從事非法活動。新京報此前曾曝光了一個自稱“中國科技創新與戰略發展研究中心軍民融合工作委員會”的“山寨社團”,該組織吸收會員、舉辦活動,并稱將在全國各地建4萬個地方服務機構。

                  此次通報中也涉及此類“蹭熱點”的組織。如一家名為“國務院精準扶貧基金會”的社會組織被曝光。國務院扶貧辦曾針對多起群眾來信來訪,詢問扶貧組織機構真偽等事宜作出明確通報。國務院扶貧辦通報稱,經核查,國家層面沒有“中央精準扶貧辦公室”或“國務院精準扶貧基金會”等類似組織機構。

                  此外,隨著雄安新區的設立和建設,有的非法社會組織也打起了“蹭熱點”的主意。此次曝光的一家名為“雄安貴陽新區基金會”的社會組織即未登記社會組織。

                  記者查詢中國社會組織網,目前沒有任何在民政部登記的名稱含“雄安”的社會組織。在地方民政部門登記的只有“北京支持雄安產業發展促進會”與“三亞市雄安新區(河北)商會”兩家。北京支持雄安產業發展促進會為北京市社會建設工作辦公室主管,業務范圍包括政策宣傳、區域協作等。中國社會組織網對這兩家社會組織均公布了聯系電話和辦公地址。

                  對于一些蹭國家重大項目、重要工作的熱點,以此成立相關未登記社會組織從事非法活動的事件,中央軍民融合辦政策法規局有關負責人向新京報記者表示,軍民融合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激發了各方面參與熱情。但同時社會上也出現鉆制度空子,走灰色地帶,甚至打著“軍民融合”旗號從事違法違規活動的現象。包括軍民融合在內的一些國家重大工作,官方機構要加強政策解讀,“現真身”,以防止此類社會組織魚龍混雜在社會上行騙。

                  焦點2

                  179組織超六成冠名“中國”

                  記者盤點昨日民政部公布的179家涉嫌非法的社會組織,有114家冠名“中國”。包括“中國園林協會”、“中國建設裝飾行業協會”、“中國水利水電研究協會”等。同時,還有7家組織以“全國”冠名,包括“全國美麗鄉村商業項目管理辦公室”、“全國商用車配件產銷聯合會”等。

                  更有甚者,一些組織還冠名“世界”“聯合國”等字樣。一家名稱為“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推進組織委員會”的機構也在昨日通報之列。

                  據民政部介紹,按照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等相關文件之規定,“中國”“全國”“中華”“國際”“世界”字樣的社團均必須經嚴格批準,地方性社團不得以這類字樣命名。

                  民政部新聞發言人李保俊介紹,對命名為“中國”“全國”“中華”“國際”“世界”等字樣的社團進行嚴格把關,主要是由于一些“山寨社團”打著“中華”、“中國”、“世界”等旗號肆意斂財。

                  焦點3

                  有組織規定主席職責為“拉贊助”

                  記者梳理昨日公布的涉嫌非法社會組織,“山寨”正規組織名稱的現象也有存在,一些組織的名稱與正規登記的社會組織的名稱只有一字之差。如被通報的“中國房地產協會”自稱“房協”,而真正在民政部登記注冊的“房協”全名為“中國房地產業協會”,這家“李鬼”社團與正規組織只有一字之差。

                  記者查詢中國社會組織網顯示,含“房地產”字樣的社會組織只有3家,包括中國房地產業協會、中國房地產估價師與房地產經紀人學會和中國房地產研究會。而昨日民政部通報的涉及房地產的非法社會組織,其名稱均與正規組織類似,包括“中國房地產協會”、“中國房地產產業協會”和“中國房地產投資研究會”。

                  此外,一家被通報的名為“全國高校文學社團聯合會”的社會組織,其簡介自稱是在國家有關部門的文件精神指導下,由中國境內各大高校文學社團在湖北武漢發起成立的網絡性大學生文學社團公益性聯誼學生組織。包括9個省級分會、會員單位470余家(即大學文學社團),覆蓋全國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其章程中明確“主席有為活動拉取商家贊助,獲得各相關單位支持的義務。”

                  記者從民政部相關司局獲悉,社會組織設立地方機構也是被中央明令禁止的。2016年8月,中辦國辦下發《關于改革社會組織管理制度促進社會組織健康有序發展的意見》,明確規定,嚴禁社會組織之間建立垂直領導或變相垂直領導關系,嚴禁社會組織設立地域性分支機構。

                  同時,民政部相關負責人還表示,如果社團從事了營利性經營活動,將由登記管理機關給予警告,責令改正,可以限期停止活動,并可以責令撤換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對于違法所得,則將予以沒收,并可處違法經營額1倍以上3倍以下或者違法所得3倍以上5倍以下的罰款。

                  回應

                  民政部:與社會組織合作先“驗明正身”

                  一些虛假社會組織“蹭熱點”借機斂財早已引起了民政部門的注意。民政部相關負責人介紹,去年,民政部針對社會上出現一些未經登記的“軍民融合”聯盟、協會、促進會等組織發布提示信息。

                  對于此類社會組織,民政部社會組織管理局提醒社會公眾在加入或者與其合作時,應當首先查驗這個組織是否具備合法身份,以免上當受騙,防止產生不必要的損失和法律糾紛。

                  對未經登記,擅自以社會組織名義進行活動的,依法予以取締,沒收非法財產;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北京市民政局執法大隊五隊隊長于躍表示,非法組織被政府取締后,如果繼續開展活動,可以由公安機關依法拘留。

                  民政部昨日表示,為獲得取締非法社會組織的有力證據,歡迎有關單位和個人通過以下渠道提供非法社會組織活動線索。向民政部提供線索的渠道包括登錄中國社會組織網首頁的“投訴舉報”專欄,在線發送相關證據材料;舉報郵箱jbshzz@vip.163.com;

                  傳真:010-58124144。

                  此外,北京市民政局也表示,如發現有人未經登記,打著社會組織旗號開展活動,可撥打北京市民政執法舉報電話84038110進行舉報,讓所有非法社會組織無藏身之地。

                  部分非法組織名單

                  ●中國美麗鄉村研究中心

                  ●全國美麗鄉村商業項目管理辦公室

                  ●雄安貴陽新區基金會

                  ●國務院精準扶貧基金會

                  ●中國園林協會

                  ●中國工程建設質量管理協會

                  ●中國建設裝飾行業協會

                  ●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推進組織委員會

                  ●中國愛心基金會

                  ●北京昊仁圣世科技發展中心

                  ●中國水利水電研究協會

                  ●國防教育宣傳活動組委會

                  ●中國旅游非遺文創藝術聯合會

                  ●全國名人書畫藝術聯合會

                  ●中國文化藝術聯合會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戰略發展聯盟

                  ●中國非遺備案中心

                  ●中國非遺培訓中心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聯盟

                  ●中國中醫藥學會

                  ●中華中醫傳承發展聯合會

                  ●華夏中醫藥學會

                  ●中國中西醫結合研究會

                  ●中醫藥期刊學會

                  ●中國民間中醫協會

                文章關鍵詞:中國;中國房地產業協會;圣世;全國;世界 責編:彭向華
                5034

                相關閱讀 換一換

                • 媒體評游客機場喊中國:群體情緒的"勢利"愛國主義

                  隨著經濟發展、眼界拓寬,越來越多的中國人有機會、有意愿走出國門。但必須明白的是,大家出門游玩是以個人身份,對自己負責這是最起碼的認知。

                • 中國乘客在伊朗"逼飛機起飛"?乘客:因祖國惦記激動

                  從27日開始,在德黑蘭滯留的中國旅客一共有240人次左右,大部分是乘坐伊朗馬漢航空公司航班經由德黑蘭前往歐洲城市的游客。絕大部分滯留發生在28日,“這是德黑蘭下雪最大的一天”。

                • 中國廠家計劃明年出5G手機

                  在昨日舉行的2018高通中國技術與合作峰會上,這家芯片大鱷聯合中國多家手機商推出5G領航計劃,預計最早于2019年推出5G手機。

                • 中國人旅行時怎么吃?

                  中國烹飪協會近期公布的一項調查報告顯示,在剛剛過去的2017年,全國餐飲收入預計超過3.9萬億元,同比增長達10.7%。中國人的餐飲消費能力逐年提高,“吃”成為愈發重要的主題。

                • 2018年中國光伏市場熱度不退

                  2017年中國光伏行業出現爆發式增長。2017年中國新增光伏裝機超過53GW,同比增加53.4%,累計裝機超過130GW;其中分布式新增裝機超過19GW,同比增加3.7倍。

                • 2018中國開啟城鎮化3.0版

                  我國城鎮化進程將開啟3.0版。《經濟參考報》記者獲悉,我國城鎮化已從資源、要素、產業向城鎮集中的1.0,城市病顯現的2.0,進入城市功能疏解的3.0時代,并將通過鄉村振興、特色小鎮、城市化多政策、多手段實現。

                • 《中國有嘻哈》引糾紛

                  1月22日14時,海淀法院將審理“《中國有嘻哈》引糾紛,愛奇藝訴樂視不正當競爭”案。

                • 《樞紐——3000年的中國》:困境與反抗

                  《樞紐:3000年的中國》一書,核心是要回答一個問題,究竟“何謂中國”。

                • 中國入境游新亮點:老外來中國晚上看什么

                  如同“夜上海”一樣,中國的許多城市越來越重視夜晚的“容貌”,積極發展夜間旅游,打造獨具魅力的夜間旅游產品,為來到中國的外國游客提供更加豐富的體驗和認識中國的另一個窗口。

                • 中國冰雪產業駛入快車道

                  1月15日,由騰訊主辦的“燃夢冰雪,激情未來”2018冰雪產業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

                • 新聞
                • 財經
                • 汽車
                • 體育
                • 娛樂
                • 健康
                • 科技

                慢新聞

                省招辦辟謠!網傳“河南50萬考生無大學可上”數據錯誤百出 為不實消息 省招辦辟謠!網傳“河南50萬考生無大學可上”數據錯誤百出 為不實消息

                推薦視頻

                高考前"最后一課":我的故事都是關于你

                i新聞

                新聞推薦

                網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絡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