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深山女教師感動滬浙 上海"富二代"為學校建校舍

                2012-04-13 07:16 來源:大河報

                  滕飛(后排)和“巴掌學校”的學生娃一起排隊

                  堅守方寸講臺,我省深山女教師感動滬浙

                  上海“富二代”要讓山里娃的教室寬敞明亮

                  本報駐馬店訊 在我省桐柏山深處,“巴掌學校”的3間低矮破舊校舍,即將被寬敞明亮的教室所替代。捐資人,是上海一群80后“富二代”。

                  首席記者 李釗 文圖

                  A

                  河南山村教師堅守課堂,感動滬浙

                  群山深處,3間教室,女教師徐云玲已在那里獨自一人執教了25年。因為有了她,深山里25年來再也沒出現過一個“瞪眼瞎”(即文盲)。

                  她所執教的那個“學校”,是我省泌陽縣馬谷田鎮孫莊小學馬莊教學點,因只有3間低矮破舊校舍,當地人形象地稱之為“巴掌學校”。本報去年3月11日A22、A23版以《大山深處 他們用堅守撐起方寸課堂》為題報道這一消息后,“巴掌學校”成為百度詞條,徐老師的“名氣”也隨即飛出大山,通過各媒體轉載而名揚全國。

                  今年春節前夕,浙江衛視主持人朱丹手持本報的這篇報道找到徐老師,做了一期《夢想新生活》節目。“我們浙江人,被河南徐老師的堅守精神所感動。”朱丹說:浙江各界紛紛捐書捐款,表示要改變徐老師的教學條件。

                  上海與浙江臨近。“我們網上搜索看了《大河報》的這篇報道和浙江衛視這期節目后,感動得哭了。”今年春節前后,多位上海的80后“富二代”給本報記者打電話說。

                  B

                  增加一位粉絲捐一元,網絡公司為“巴掌學校”籌建校舍

                  80后的上海跳躍網絡CFO滕飛,是一位“看了被感動就要行動”的小伙兒。

                  3月21日,他自費購買1萬多元的教具和文具來到“巴掌學校”,在那兒待了一天。“那一天,我的心靈被徹底洗滌。”滕飛給本報記者打電話說。

                  4月1日,上海跳躍網絡官方微博在滕飛的“游說”下,做出一個決定:從即日起,其官方微博每增加1位粉絲,就向河南的“巴掌學校”捐1元建校款,“讓山里娃早日能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里上課。”

                  “4月6日,增加了1萬個粉絲,我們及時匯去1萬元。11日,新增粉絲超過5萬人。”12日上午,滕飛乘飛機來到我省,將5萬元現金送到了徐老師手中。“3天以內,新增粉絲保守估計超過10萬人,再送來10萬元。”滕飛說。

                  就如何給“巴掌學校”建校舍,已有了眉目:標準化教室兩間、圖書室兩間、電腦室兩間,外加一個操場。滕飛告訴本報記者:“4月底動工,最遲7月底以前建成投入使用,‘硬件’建設16萬元就夠了,圖書和電腦隨后添置和完善,我們繼續做下去。”

                  C

                  “富二代”創業團隊,從徐老師身上找到精氣神

                  幾天前,徐云玲老師下山送學生回家的路上摔斷了腿,目前還在醫院治療,其所教的山里娃,如今由其高中畢業的丈夫孫榮合“代課”。

                  12日上午,滕飛一行來到醫院給病床上的徐老師送建校款時,再次被感動。他告訴記者:“我們網絡公司,是上海的幾十個80后‘富二代’組建的。我們不缺錢,最缺的是耐著寂寞、堅守奉獻。徐老師是感人‘教材’,使我們公司找到了精氣神,我們正在從她的身上汲取這種精神來歷練團隊。”滕飛說,在上海,被感動的不僅僅是他們一群80后“富二代”,“上海各界,送到我們公司的捐贈品已經有一大卡車,這幾天就租車送來。”

                  12日傍晚,記者上網搜索發現,不少網友說上海跳躍網絡的這種做法是在作秀。滕飛無奈地說:“我們是在從徐老師身上汲取河南精神和向上的力量,如果認為這也是作秀,希望中國的‘富二代’多做這樣的‘秀’。因為,‘富二代’幾乎沒經歷過磨難和坎坷,更不知道啥是寂寞和堅守,親身體驗可使‘富二代’不再炫耀自己的所謂財富,扎扎實實走自己的人生之路。”

                責編:李婷
                0
                我要評論
                用戶名 注冊新用戶
                密碼 忘記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