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加尼皮包、勁霸男裝、紅蜻蜓皮鞋面料……你也許想不到,這些產品都從平輿縣制造出來,遠銷國內外。近年來,平輿縣依托傳統皮革產業優勢,發揮產業集聚效應,拉長產業鏈條,重視品牌培育,成了遠近知名的皮革制造基地。
傳統產業再放光彩
平輿縣是江淮著名的皮革產地之一,歷史上,平輿縣的“廟皮”是上海漢口路皮貨市場上久負盛名的優質毛皮。新中國成立后,國家外貿部特立“廟皮”商標,將“廟皮”列為地方特產出口。
雖然名聲在外,但平輿縣的這一傳統產業卻長期沒有得到進一步發展。過去本地企業多是生產皮革半成品的小作坊,規模小、經營分散、工藝落后,皮革制造業長期停留在最初級的毛皮加工階段,難以產生更大的效益。
借助產業集聚區建設之機,平輿縣2006年啟動建設占地300畝的惠成皮革園區,園區內設制革、生產輔助、綜合利用、倉儲交易、生活服務、污水處理等六個功能區,形成了規范的皮革生產工業區。
除本地皮革企業外,一些省外擁有先進生產工藝的皮革生產企業也爭相落戶平輿。惠成皮革集團一家企業就斥資5億元,在平輿縣建有6個分廠,所生產的黃牛納帕革、箱包革、服裝革成了美國、日本、韓國和西歐市場的搶手貨。
而今,平輿縣不僅成為豫東南最大的皮毛市場,日成交各類皮張1萬張,還是華中地區最大的牛皮、藍濕皮生產基地,年加工800萬張標準牛皮。皮革的品種也發展到現在的幾十個品種,包括手套皮、鞋面皮、裙面皮等,產品暢銷港澳和歐美,年產值突破2億元,成了遠近知名的皮革加工基地。
拉長產業鏈共贏發展
在壯大傳統皮革加工產業的基礎上,平輿縣在深加工上做文章,拉長產業鏈條,帶動了中下游產業和相關配套服務產業。
為吸引省內外皮革加工企業進入產業集聚區,平輿縣針對外地投資商愿租不愿建的情況,實施“筑巢引鳳”,籌資1.7億元,率先在全省建成30萬平方米的標準化廠房,投資商從簽約到入駐僅需半個月。標準化廠房減少了投資成本,降低了風險,吸引了許多皮革制造投資者。以“保蘭德”為代表的箱包制造業、以“瑞昇家私”為龍頭的真皮家具生產企業紛紛進駐。目前,平輿縣投資500萬元以上的皮革企業已達100多家,年產皮件皮具740萬件,涉及皮鞋、皮手套、箱包、皮家具等幾十個皮制品種類,全省同類皮革及皮制品,有四成出自平輿。
同時,圍繞皮革皮具加工龍頭企業的需要,平輿采取“組團招商”“捆綁招商”的辦法,一大批皮革原料加工企業等相關配套企業落戶平輿。如,木料加工、布料縫制、人造板材等相關企業不斷進駐發展。
皮革制造產業的集群發展,也推動了平輿物流業的發展。平輿縣2006年興建了中鐵物流園區,目前園內已入駐物流企業20多家,物流網絡輻射全國。
為產業發展提供技術支撐
為打出平輿皮革制造基地的品牌,做大做強皮革產業,平輿縣在提高企業層次、促進企業轉型升級、服務企業發展上,下了很大工夫。
“品牌帶動很關鍵,對本地整個皮革行業的發展具有龍頭帶動作用。”平輿縣副縣長楊荔說。
據介紹,平輿縣著力引入皮革行業龍頭企業、國內外知名企業,發揮其品牌帶動作用。投資18億元的箱包巨頭“保蘭德”旗下公司香港帕加尼工業園入駐平輿后,帶動了許多國內大型企業入駐,帶來了更先進的生產工藝和更廣闊的市場,為平輿皮革產業發展注入了活力。
平輿縣政府還投資400多萬元,建成河南省藍皮及皮制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給本地皮革產業提供技術支持。該中心已成為河南省皮革和皮制品重點實驗室,是集藍皮及皮制品檢驗、實驗、科研和服務于一體的研究型技術服務平臺。
利用這一平臺,平輿縣引進了39項國際先進檢驗項目,并制定了28項皮革標準和15項毛皮制品檢驗標準,使企業改善了技術工藝、提高了產品的技術含量,促進了企業轉型升級。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