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 熱點新聞 > 正文

                北漂追房記:從320萬漲到420萬 父母督戰

                2016年10月13日08:49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5034

                  “十一”國慶小長假期間,22城限購限貸風暴對高燒的樓市起到一定降溫作用,樓市成交量驟減,退房潮涌現。與此同時,還有一些人因之前房價上漲過快沒有成功購房的剛需族,在等待調控政策的效果,比如屬于北漂一族的辛思(化名)。

                  “我常常自責,為什么沒有早下決心。”10月12日,這是她與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交談過程中的第一句話,也是重復最多的一句話。

                  從2015年6月至8月,眼睜睜地看著股票賬戶里的27萬元盈余在3個月時間內蒸發殆盡的辛思,決定轉移戰場,用自己剩余積蓄在北京安個家,但不曾想的是“一切并沒有那么順利”。從2015年12月至今,“一套房的價格從320萬元漲到420萬元,位置從三環內移到四環外,預算不足,房主無信,不僅自己心力憔悴,還連累父母著急上火。”

                  棄股投房

                  2015年2月,辛思開設了自己的股票賬戶。“當時,身邊的一些朋友認為股市可能出現一波大的行情,我決定開戶嘗試一下,以30萬元本金入場。”

                  “5月,我已經累計盈余27萬元,幾乎翻了一番。”然而,6月的股市開始震蕩下跌,7月、8月這種趨勢不僅沒有終止,反而越發厲害,最終股市從5000點一瀉千里逼進3000點。

                  “后來,我在與親戚、朋友的溝通中,比較深刻地認識到在資本市場上的投資難免存在不確定性,在缺乏優質投資渠道的情形下,購房是最佳投資方式,這既能滿足自己居住需求,也能實現保值升值目的,于是決定用自己剩余積蓄,加上父母支援,在北京為自己安一個家。”

                  如今看來,那些賣房炒股的人,或許腸子早已悔青。

                  “我在北京生活和工作9年,是一名北漂,沒有戶口,租房居住,單身一人。說實話一直在攢錢,畢竟北京樓市的價格擺在那里,如果股市盈余,最終也可能將這筆資金用于購房,所以這次能夠下定決心既有偶然因素,也有必然因素。隨著年齡增加,對家的歸屬感發強烈,在股市中受挫使得自己格外在意積蓄的管理,猶豫再三還是決定用于購房。”

                  從320萬元漲到420萬元

                  于是,辛思開始了自己的購房之旅。2015年12月,辛思在東二環和三環之間相中了一套58平方米的公寓式住宅。“由于是公寓式住宅,價格相較普通住宅略低一些,總價188萬元,首付80萬元,在經濟能力范圍之內。”

                  不過,由于辛思猶豫了一周多的時間,這套公寓式住宅的總價即從188萬元漲到205萬元。“當時,距離農歷春節越來越近,所以考慮先交1萬元意向金,回家與父母商議一下。”農歷正月初八,“我回到北京,希望與業主簽約,但業主稱自己不在國內,一周后總價再次從205萬元漲到220萬元,于是決定再看一看。”

                  隨后,辛思又陸續選擇了幾套公寓式住宅,有些沒相中,有些沒談妥。時間已經進入到5月,“父母勸說我還是選擇普通住宅,但這意味著價格提高,必須以地理位置為犧牲。我參考了一些新盤的情況,確實路途與市區有些遠,與地鐵站也有些距離,這令沒有自駕車的我有些為難。最終,我決定動用全部積蓄,加上父母支援,在東三環和東四環之間購買一套普通住宅,9月前完成這一計劃。”

                  “6月、7月的時候房源較多,我相中了一套65平方米的普通住宅,起初開價320萬元,最后漲到350萬元,首付130萬元,我決定接受這一漲幅,但是問題出在了‘滿五唯一 ’上。”所謂“滿五”即房產證從出證開始計算,時間滿五年或超過五年;“唯一”即業主在該省份內,登記在國土局系統里得只有這一套房子。通常情況下,滿足“滿五唯一”的條件即可免征房子的個稅。

                  “當時的情況是‘滿五不唯一 ’,業主原本承諾通過離婚解決這一問題,但是最終放棄了這一方式,使得總價在350萬元的基礎上又增加20多萬元個稅,我認為這違背了原本的承諾,增加了額外負擔,所以最后拒絕與業主成交。”

                  這時距離辛思確定的9月前完成購房計劃的截止時間越來越近。“8月,房價已經開始明顯上漲,原本同等價格已經難以在東三環和四環之間選擇理想的普通住宅,中介開始介紹一些東四環外的普通住宅。”

                  父母督戰

                  此時,辛思的父母有些著急,認為她耽誤了購房時間,決定來京親自督戰。“在這一過程中,有兩次購房經歷印象深刻。

                  8月24日,父母相中一套前一天釋放的普通住宅,決定當晚簽約,但是業主表示一天內已有8撥看房人,房子太搶手,其心態發生變化,于是決定等一等再賣。

                  9月13日,東四環邊上的普通住宅,67平方米,總價375萬元,首付150萬元,也是決定當晚簽約,但是業主在出差,于是與他約定一周后簽約,但等到見面時候,他先是將總價提高到400萬元,父母和辛思商量了,決定咬咬牙、湊湊錢,也接受了吧。哪里知道,業主接了一個電話,告訴我們有看房人出價415萬元,我們一下子傻眼了,價格真的接受不了。”

                  樓價越來越高。“我最后選擇的一套普通住宅是在東四環四惠邊上,2層,69平方米,總價390萬元。與業主約了當晚5:30在她家附近的中介門店見面,結果等到晚上7:30她也遲遲不出現,不斷以借口推脫,最后8:30她出現的時候告訴我們漲到425萬元。當時真是怒氣中燒,所有的委屈和憤怒都在那一刻爆發,與業主發生爭執,自己的眼淚也不爭氣地往下流。”

                  “那天晚上,我邊走邊流淚,邊感覺心酸,自己陷入深深地自責,當初為什么不能果斷一些,為什么如此沒有預見性,為什么在位置選擇上如此矯情。”

                  如今的辛思,選擇等待。“我相信國家的調控政策能夠進一步發揮作用,我自己再努力攢一些錢,盡早在北京擁有一套自己的房子。”或許,她的這句話也道出了眾多北漂的心聲。

                文章關鍵詞:父母;辛思;普通住宅;業主;購房 責編:彭向華
                5034

                相關閱讀 換一換

                • 北漂追房記:從320萬漲到420萬 父母親自督戰

                  “那天晚上,我邊走邊流淚,邊感覺心酸,自己陷入深深地自責,當初為什么不能果斷一些,為什么如此沒有預見性,為什么在位置選擇上如此矯情。

                • 偃師男子酒后殺父母 因不滿父母催婚

                  河南省公安廳11日消息稱,河南偃師市城關鎮新城村張某夫婦被殺案告破,兇手系其25歲兒子,殺人動機因不滿父母催婚所致。經查,犯罪嫌疑人張某因不滿父母催逼自己找女朋友,于9月30日凌晨酒后將父母殺死后逃離現場。

                • 國慶節14歲男孩兒想回家 被母親斷然拒絕

                  國慶節到了,14歲的張非帆在學校已住了大半年,他打電話說想回家過節卻被母親拒絕了。趙紅霞說,兩年來來為了給小伊涵治病,她不但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積蓄,還借了親朋好友不少的債務,才總算保住了小伊涵的命。

                • 如何和年老父母有效溝通?

                  當父母漸漸年老,作為子女的我們更要學會與他們溝通,不要讓一些偏見和誤解造成溝通上的障礙,甚至影響生活的質量。美國家庭關系心理學家艾丁伯以所接觸到的個案為例,分析了成年子女與父母溝通時最常碰到的問題,并提出了改善的建議。

                • 獨生子女無法全額繼承父母房產 這是真的!

                  如果父母生前未立遺囑,未將房產贈予子女,那么在其過世后,房產(遺產)等都有可能被兄弟姐妹參與瓜分,無法令子女全額繼承。

                • 新聞
                • 財經
                • 汽車
                • 體育
                • 娛樂
                • 健康
                • 科技

                慢新聞

                省招辦辟謠!網傳“河南50萬考生無大學可上”數據錯誤百出 為不實消息 省招辦辟謠!網傳“河南50萬考生無大學可上”數據錯誤百出 為不實消息

                推薦視頻

                高考前"最后一課":我的故事都是關于你

                i新聞

                新聞推薦

                網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絡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