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護人員為小患者送來了禮物和紅包
□記者李曉敏文平偉攝影
核心提示丨6歲半的孫建(化名)不幸患上鼻咽癌,輾轉治療近一個月才最終確診。不過,幸運的是,經過半個多月的治療,他的狀況一天天好轉。昨天是陰歷小年,在省腫瘤醫院內,孫建所住病區的醫護人員又自發捐款,共同為他封了一個“愛心紅包”。
孫建來自信陽農村,父親智障,母親聾啞。去年12月初,孫建脖子左側出現一個腫塊,同時,他的鼻涕中開始帶血。爺爺帶他到當地醫院輾轉就診,但反復治療近一個月,情況并無好轉。1月11日,經人介紹,孫建來到了省腫瘤醫院。
“經過相關檢查,我們確診孩子患的是鼻咽癌。”省腫瘤醫院放射治療中心頭頸治療病區主任吳慧說,在河南,鼻咽癌是一種低發的惡性腫瘤,有數據顯示,發病率不到10萬分之一,兒童中更罕見。這類腫瘤的發病原因目前并不清楚,跟多種因素有關,比如環境、遺傳等。
吳慧介紹,她從事臨床27年,接診過數千名鼻咽癌患者,但截至目前,10歲以下的小患者就兩個,一個是8歲的小患者,一個就是6歲半的孫建。
雖然這種病發病率很低,但是在吳慧看來,如果是早期發現,治愈率還是比較高的,吳慧說,如果鼻咽癌到了晚期,出現了遠端轉移,往往生存期很短,很少有患者超過兩年。
“這個孩子已經出現了肺部轉移,但是比較幸運的是,經過兩周多的治療,現在癥狀有明顯緩解,頭不疼了,也能吃飯睡覺了。”吳慧說。
因為家庭貧困,孫建入院后,爺爺一日三餐就是饅頭、開水。了解到孫建的情況后,吳慧所在病區的醫護人員自發為孩子購買了玩具、書籍、畫筆等。
昨天是陰歷小年,該病區的醫護人員又自發捐款,共同為孫建封了一個“愛心紅包”。
“錢不算太多,2000多元,但這是醫護人員的一點心意,希望他開心順利地進行接下來的治療,早日康復。”吳慧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