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6月06日07:45 來源:中新網
連日來,京津冀地區持續“炙熱模式”,部分地區最高溫甚至逼近或突破40℃,今天,這些地區的高溫仍將持續。
與北方高溫相對應,影響華南地區的今年第4號臺風也備受關注。專家分析,此次臺風具有影響時間長、累積雨量大、局地陣風風力大等特點。
6月5日中午,河北石家莊戶外溫度達到38℃,市民們出行時攜帶各種遮陽護具。中新社記者 翟羽佳 攝
京津冀及周邊高溫持續 北京最高溫逼近40℃
4日,對于華北黃淮地區來說,“熱”成為天氣主題詞,多個城市持續發布高溫預警,一些城市甚至發布了高溫紅色預警。
在北京,從3日開始,攀升的高溫就不斷刷新今年北京入夏以來的氣溫高峰,5日15時22分,北京最高氣溫達到39℃。據報道,這不僅成為今年以來北京的最熱一天,也創2000年以來6月上旬北京氣溫最高值紀錄。
在天津,5日中午,天津拉響高溫紅色預警,截至5日下午4時,天津已有4個監測站氣溫突破40℃。天津市氣象局啟動氣象災害(高溫)I級應急響應。
之后,天津市氣象臺于5日17時11分將高溫紅色預警降級為高溫橙色預警。不過,根據預報,6日白天,天津市區、東麗區、西青區、津南區、北辰區、靜海區、濱海新區的大港最高氣溫仍將在37℃以上。
5日,河北大部分地區也被高溫籠罩,當天,河北省氣象臺兩次發布高溫橙色預警信號,預計今明兩天,除張家口、承德北部和秦皇島沿海外,河北其他地區最高氣溫可達36-38℃,其中中南部局地可達39-40℃。
在山東,4日,山東省就發布了今年首個高溫橙色預警,5日~6日,山東省內陸地區的濟南、濱州、東營、淄博、濰坊、德州、聊城和菏澤等地區的最高氣溫維持在37℃~38℃。
6月5日中午,河北石家莊戶外溫度達到38℃,市民們出行時攜帶各種遮陽護具。中新社記者 翟羽佳 攝
天氣“高燒”不退 此次高溫成因如何?
持續的高溫天氣成因如何,未來將如何發展?國家氣象中心高級工程師李勇分析,此次高溫天氣主要影響京津冀地區,5日至6日高溫的影響范圍和強度達到最大。
李勇分析,5日至6日,北京、天津、河北中南部、山東北部和西部、河南北部以及陜西關中地區最高氣溫可達35℃~38℃,局地可達39℃~40℃。7日,高溫范圍收縮,主要影響河南北部、山東北部等地。
專家分析,監測數據顯示,5月24日至6月4日,京津冀地區的日平均最高氣溫達到33℃左右,雖然較歷史同期(31℃~32℃)偏高,但仍屬于正常現象。
“就歷史極值的情況來看,2014年5月底,北京、天津、河北都出現過41℃以上的高溫天氣。”李勇說,截至目前,京津冀地區的高溫還未達到40℃,未來幾天上述大部地區突破歷史極值的可能性較小。
圖片來源:中央氣象臺
臺風登陸:影響時間長、累計雨量大、陣風風力強
相比于北方的高溫,自南向北一路趕來的今年第4號臺風成為華南地區的天氣主題,中央氣象臺也在5日18時繼續發布了臺風藍色預警。針對此次臺風,中國氣象局啟動了重大氣象災害臺風四級應急響應,
根據5日18時發布的預報,臺風將于5日夜間至6日上午擦過或登陸海南東北部沿海,6日下午至7日早晨登陸廣東西部沿海。
“這個臺風將是今年登陸我國的首個臺風,具有影響時間長、累積雨量大、局地陣風風力大等特點。其整體行動速度相對較慢,發展強度循序漸進,登陸后,將在雷州半島附近地區徘徊2至3天。”中國氣象局臺風與海洋預報中心首席預報員許映龍說。
6月4日,受今年第4號臺風影響,瓊州海峽航線全線停航。圖為海口港客運站碼頭。中新社記者 駱云飛 攝
國家海洋局南海預報中心5日16時發布了海浪、風暴潮藍色警報。
預計5日夜間至6日白天,海南島東部、廣東西部近岸海域將出現2-3.4米的中浪到大浪;廣東西部沿岸將出現40-80厘米的風暴增水,海南島東部和北部沿岸將出現30-60厘米的風暴增水。
針對臺風,瓊州海峽客滾航線已全線停航,海南環島高鐵自6月5日21時開始已停運。
許映龍介紹,據監測數據統計,每年登陸中國的首個臺風一般在7月初,較常年相比,今年臺風登陸較往年提前了約三周。
“歷史上首個臺風出現的最早時間是在2008年4月18日,為當年1號臺風‘浣熊’。因此,從氣候狀況來看,今年登陸我國首個臺風出現時間范圍屬于正常。”許映龍說。
今天,持續多日橫掃全國大部分地區的冷空氣終于退場,全國多地將進入升溫“快車道”,中東部大部地區將擺脫低迷的氣溫轉為較常年同期偏高的水平,大部地區最高氣溫將超過20℃。根據中國天氣網的報道,8日,中東部大部地區將擺脫低迷的氣溫轉為較常年同期偏高的水平,屆時大面積最高氣溫將超過20℃。
根據中央氣象臺6日下午發布的天氣公報,6日白天,內蒙古中東部、東北地區西部、華北、黃淮中北部及西北地區東部出現6~8級陣風,山西中東部、河北西南部、山東半島等局地10~11級。
4月3日,受北部冷空氣和污染傳輸、局地輻合的共同影響,全省會有一次浮沉天氣,自北向南會出現中度至重度污染過程。4月7日至8日,受偏南暖濕氣流影響,整體空氣質量為良或輕度污染,但是8日北部和西部沿山城市,部分時段會到達中度污染。
下周三下午到周四(14日下午到15日),全省陰天,大部分地區有陣雨、雷陣雨,雨量分布不均,局地伴有短時強降水等強對流天氣。15日起受冷空氣和降水影響,全省最高氣溫呈逐漸下降趨勢,大部分地區最高氣溫降幅可達10℃左右。
昨日中午12時,在鄭州市區伊河路與桐柏南路交叉口附近,正在街頭行走的行人,突然被急來的雨澆出了各種神色。在初春的日子里,氣溫起伏不定,雨水頻繁來訪,鄭州的綠意和花紅將逐漸蔓延,終至撐起一個春天。
14日白天,西部、南部多云轉陰天;其它地區多云間晴天。受冷空氣影響,14日下午到15日白天,全省自北向南轉東北風4到5級,陣風6級或以上。
今天(11日)冷空氣影響接近尾聲,僅東北、華北、華南等地仍有降溫。北方大部地區并伴有4~6級偏北風;東部海區、臺灣海峽及附近海域將有8級、陣風9級的偏北風。
氣溫一落千丈,昨天全省被凍結在“冰涼”空氣中。而周一的鄭州最高氣溫還有12℃,一夜降溫10℃,鄭州氣溫堪稱“跳水高手”了。鄭州不是特例,在河南最高氣溫分布圖上,放眼望去,全是個位數。
中央氣象臺12日消息,氣象監測顯示,12日5時較11日5時,河北北部、北京、天津及山西北部等地出現4℃至8℃降溫,太原、鄭州等5個省會級城市最高氣溫降至冰點上下,將創入冬來新低。
中新網北京11月28日 根據氣象預報,28日至30日,新一股冷空氣將自北向南影響中國中東部地區,內蒙古、東北地區局地降溫幅度可達14℃以上,北方地區還將有4~6級大風,陣風可達7~8級。
目前已正式進入立冬節氣,意味著“水始冰,地始凍”,天氣逐漸轉寒。受冷空氣影響,今起(8日)北京氣溫將一路走低,最高氣溫驟跌至13℃,山區有小雨或雨夾雪,10日最低氣溫將降至冰點。
受冷空氣影響,今天夜里到3日,全省大部分地區自北向南先后轉東北風4級左右,氣溫明顯下降。全省陰天有小雨,其中黃河以南部分地區有中到大雨。
熱浪依舊,高溫持續接近人體的承受極限。據內蒙古氣象局監測資料顯示,這五地分別為內蒙古烏海市、鄂爾多斯市鄂托克旗、鄂爾多斯市鄂托克前旗、鄂爾多斯市烏審召和鄂爾多斯市伊克烏素,新的高溫記錄分別為41.1℃、39.1℃、39.4℃、37.6℃、39.7℃。
民眾平時所理解的氣溫數據,來自于氣象站內的百葉箱內。阮祥解答說,目前鄭州所公布的氣溫,是按照聯合國氣象組織統一標準進行監測的。本周四,我省黃河以南多云轉陰天,大部分地區有分散性陣雨、雷陣雨,其他地區晴天間多云。
傍晚到夜里,黃河以北多云轉陰天,大部分地區轉陣雨、雷陣雨,局地有短時大風、短時強降水等強對流天氣;其他地區多云。對鄭州市民來說,眼看著周初的雨沒了指望,就看周四起步的這輪雨,能不能讓鄭州沾點兒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