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 省內新聞 > 正文

                河南3名醫護人員登“2016年震撼中國的9張醫護照片”

                2016年12月15日07:29  來源:大河網-河南商報

                5034

                  河南商報記者 宗雷

                  前兩天,人民日報官方微博發文盤點“2016年震撼中國的9張醫護照片”,其中3位醫護人員來自河南,引發眾網友點贊!

                  眼尖的網友們發現,這3位主人公中的其中1位來自鄭州一家醫院,從今年3月開始算起,她和她的同事們已經7次因為不同場合的扶危濟困、緊急救助事件“上頭條”。

                  這家“組團”做好事兒的醫院是誰?他們是怎么做到的?

                  【事件】

                  人民日報發布

                  “震撼中國的9張醫護照片”

                  12月12日,人民日報官方微博整理發布了一組“2016年震撼中國的9張醫護照片”,其中有3位咱河南的醫護人員。

                  一位是河南省第二人民醫院的護士古琳,9月23日,在搶救一名突發臍帶隱性脫垂導致胎兒宮內窘迫的病人時,懷有7個月身孕的她為保證胎兒呼吸,跪地托舉胎頭30多分鐘。她說:“看到媽媽平平安安,寶寶健健康康,就很高興。”

                  一位是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的張潤,2月27日,一位患者因失血過多,必須大劑量輸血,眼看前面的血漿快輸完,要輸的血細胞溫度上不來,作為急診科醫生的他,把從冰箱拿出來溫度只有4℃左右的血袋摟在懷里。

                  還有一位就是這張照片的主人公,鄭州人民醫院90后護士許姝悅。今年5月份,醫院愛心病房里的一名孤兒鬧著不愿意離開她的懷抱,許姝悅不忍心孩子哭,只能抱著孩子工作,孩子在她的懷中瞬間安靜了下來。很多網友把她親切地稱為“袋鼠媽媽”:“這大概是小寶寶能感受到的最溫暖最安全的地方了。”

                  【現象】

                  今年以來

                  他們已上了7次頭條

                  一些眼尖的網友發現,包括懷抱孤兒認真工作的“袋鼠媽媽”許姝悅在內,今年3月以來鄭州人民醫院連續出現了7起普通醫護人員在不同場合見義勇為、出手救人而“上頭條”的事,8個當事人的事跡引起了網友熱議和好評。

                  為什么短短幾個月內,這家醫院醫護人員見義勇為的善舉會如此高頻率地出現?鄭州人民醫院院長郝義彬表示,醫院格外注重急救知識的培訓,要求急救技能的培訓和掌握要全覆蓋,無論是醫生、護士還是行政后勤工作人員,只要出現緊急情況,都有能力第一時間緊急救治。

                  “這幾起救人事件的主人公都是醫院最普通的醫護和行政人員,他們的行為被媒體廣泛宣傳和報道,可能社會需要這樣的正能量,需要弘揚這些善舉。但這在醫療行業絕不是個案,本就是最應該、最平常、最司空見慣的事情。有人突發疾病,每個看到的醫護人員都會主動上前,主動施救,這是一種職業習慣,也是一種職業操守,也早已成為醫護人員的本能反應。我相信,每個從事醫療行業的人路過或看到,都會采取同樣的舉動。”郝義彬說。

                  【盤點】

                  除了“袋鼠媽媽”外

                  其他“網紅”都是誰?

                  3月28日下午,鄭州30路公交車上,一名老人頭部突然倒向左側,坐在其后的老伴兒大聲呼救。剛下班的該院護士馬丹恰好在公交車上,幾步沖到老人身邊迅速施救,8分鐘后,老人恢復意識。

                  7月14日下午,鄭州市區下著小雨,一位女士突然從10米高的橋上滑落,當場昏迷不醒。路過此處的該院護士張鑫娜,第一時間打了120,隨后跪在地上為其進行了心肺復蘇和人工呼吸。

                  8月9日傍晚,該院男護士李笑展在赴約路上看見路邊一位50多歲的男士倒地,立即上前對其采取了胸外按壓急救措施。待急救車趕到,他協助救援,直到病人病情穩定后才離開。

                  10月5日,國慶長假期間值班的中央保障中心護士長馬琳娜,在電梯遇到一位暈倒的老人,她立刻上前為其實施口對口吸痰、心肺復蘇等急救措施,讓老人恢復了心跳。

                  10月8日,該院紀檢監察室副主任安華、黨辦工作人員李雪,在醫院附近遇到一位急性心梗的老人。路人紛紛繞道之時,他倆及時上前幫忙,并迅速向醫院急救人員求救,最終幫老人脫離了生命危險。

                  10月16日下午5點半,該院急診科醫生趙劉凱帶著家人在鄭東新區會展中心散步時,突然發現一位老人暈倒,他迅速上前急救,并撥打120,及時挽救了老人生命。

                文章關鍵詞:醫護人員;袋鼠媽媽;主人公;組團;上頭條 責編:王嘉懿
                5034

                相關閱讀 換一換

                • 蘭大一院發生傷醫事件 一男護士被圍毆眼瞼撕裂

                  醫護人員的職業榮譽感來自社會的尊重和信任,然而,5月30日晚,蘭大一院卻發生一起傷醫事件。

                • 女護士坐火車一晚上三次救人

                  此時坐在1號車廂的王玲超條件反射地從迷糊的睡夢中醒來,她趕緊跑向4號車廂。

                • 醫護人員不要總有“受害心態”

                  小孩子看病打針吃藥,哭得“梨花帶雨”,是再常見不過的事了。這就是一種“受害心態”,表現在道德想象里,自己所在的行業好像蒙受了天大的委屈,全世界都不理解自己一樣。醫護人員應自信一點、陽光一點,不要總有“受害心態”,也不要把患者當成“假想敵”。

                • 新密男子因幼女病亡情緒失控 持雙刀堵醫院搶救室大門

                  當時在場的醫生王女士(化名)說,該男子女兒因肺炎入院治療,后病情惡化,馬上轉入搶救室。據了解,該男子姓樊,37歲,剛出生3個多月的女兒因肺炎在新密市第一人民醫院就診時,病情突然加重,經搶救無效死亡。

                • 新密男子因幼女病亡失控 持雙刀堵搶救室

                  當時在場的醫生王女士(化名)說,該男子女兒因肺炎入院治療,后病情惡化,馬上轉入搶救室。據了解,該男子姓樊,37歲,剛出生3個多月的女兒因肺炎在新密市第一人民醫院就診時,病情突然加重,經搶救無效死亡。

                • 韓國將向埃博拉疫情重災區派遣醫護人員先遣隊

                  據報道,韓國政府表示,先遣隊到達當地后會縝密討論和檢查安全對策,之后韓國政府將派遣其余醫護人員。報道稱,考慮到埃博拉疫情蔓延的現狀,韓國政府將派遣民間醫護人員與國防部自行選拔的軍方醫護人員。

                • 美國第2名護士感染埃博拉 發病前曾乘飛機

                  美國得克薩斯州衛生部門15日確認,又有一名曾照顧死亡埃博拉患者的女性醫護人員,被檢測出埃博拉病毒呈陽性。美國衛生官員稱,可能有76名醫護人員在照料鄧肯的過程中接觸了病毒,因而對他們進行隔離觀察。

                • 美國第2名醫護人員感染埃博拉

                  該患者14日出現癥狀的前一天曾乘坐從克利夫蘭到達拉斯的飛機。

                • 美國第2名醫護人員感染埃博拉 發病前曾乘飛機

                  美國得克薩斯州衛生部門15日確認,又有一名曾照顧死亡埃博拉患者的女性醫護人員,被檢測出埃博拉病毒呈陽性。美國衛生官員稱,可能有76名醫護人員在照料鄧肯的過程中接觸了病毒,因而對他們進行隔離觀察。

                • 美國又一醫護人員檢驗呈埃博拉陽性 已經被隔離

                  報道稱,得州衛生服務局表示,與第一起醫護人員院內感染病例相同,此次的感染者也是治療利比里亞埃博拉患者鄧肯(Thomas Eric Duncan)的醫療人員。得州衛生服務局表示,這名任職得州衛生長老教會醫院(Texas Health Presbyterian Hospital)的工作人員于14日上報出現發燒癥狀,之后立即被隔離。

                • 新聞
                • 財經
                • 汽車
                • 體育
                • 娛樂
                • 健康
                • 科技

                慢新聞

                省招辦辟謠!網傳“河南50萬考生無大學可上”數據錯誤百出 為不實消息 省招辦辟謠!網傳“河南50萬考生無大學可上”數據錯誤百出 為不實消息

                推薦視頻

                高考前"最后一課":我的故事都是關于你

                i新聞

                新聞推薦

                網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絡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