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在鄭州中原路西三環附近的綠都城小區,一位85歲的老太太,正往捐衣箱里放衣服,據記者了解,5年來老人一直默默無聞,堅持義務為窮困受災地區捐獻衣物。用老太太的話說:“我做這些,一不圖表揚,二不求回報。” 鄭報融媒記者 徐富盈 文/圖
昨日上午9時許,記者來到老太太家里時,老太太正在家里洗撿來的一些舊衣物,當聽到來意后,老太太一邊收拾衣物,一邊告訴記者她的經歷。
據老太太介紹,她今年85歲了,名叫趙玉花,老家在漯河,每天騎著腳蹬三輪車在小區里撿別人扔下的東西,碰到有好一些的衣物,她就另外放起來,洗滌干凈,拿到小區廣場上投到衣物捐獻箱里。“我做這些啥都不圖,就是圖個心里高興!現在兒子長大了,成了家,十年前,老伴去世后就讓我來鄭州享福哩,我這人一輩子閑不住,過來后每天閑得心慌,后來在出去遛彎時,發現小區里有很多廢品,就開始撿廢品,剛開始兒子死活不愿意,后來看我不聽他的也就不再管了。在撿拾回來的廢品里,我發現好多衣服都是沒怎么穿的,好好的就給扔了,就心里合計著,洗洗放好,等有時間了,給老家人捎回去。可隨后,聽說老家如今也過好了,都不缺吃不缺穿的。心想這可咋辦?前幾年,西邊修西環立交橋時,我看到一些民工經常掏錢買舊衣服穿,就拿去送給他們一些。后來小區里放了一些收衣服的箱子,聽保安說是為窮困地區和災區募捐的,我心想這可有門兒了,就經常把撿來洗好的衣服放到箱子里,掰指頭算算,已經五年光景了!這樣好,既鍛煉了身體,也做了善事兒!現在我洗這些衣服用的洗衣粉啥的,都是撿來廢品賣了后換錢買的……”老人笑著說。
12月5日是第28個國際志愿者日。當天下午,河南大學經濟學院青年志愿者協會的30多位志愿者與市志愿者協會的7名志愿者聯合開展愛心捐衣活動,以實際行動紀念志愿者的節日。
2014年1月12日,鄭州19中師生帶著全校同學捐贈的愛心衣物,來到鞏義市河洛鎮河洛中學進行衣物捐贈活動。
映象網商丘訊(記者 曾巖 胡倩)在寒冬來臨之際,商丘市虞城義工協會發起為云南偏遠山區學生捐衣服的活動,發動人民群眾盡我們的綿薄之力,幫助學生們遠離寒冷,讓這個冬季充滿溫暖!
映象網商丘訊(記者 曾巖 通訊員 李慧朋 張麗)種下一棵樹,收獲一片綠陰;獻出一份愛心,托起一份希望。為讓山區貧困人民過上一個溫暖的冬天,近日,河南省商丘、開封、鄭州、焦作四城聯動開啟了2014“情暖冬日”衣物捐贈活動。在商丘師范學院的活動現場,社會愛心人士向貧困人民捐贈價值近萬元的學習生活用品。
映象網商丘訊(記者 曾巖 通訊員 李慧朋 張麗)種下一棵樹,收獲一片綠陰;獻出一份愛心,托起一份希望。為讓山區貧困人民過上一個溫暖的冬天,近日,河南省商丘、開封、鄭州、焦作四城聯動開啟了2014“情暖冬日”衣物捐贈活動。在商丘師范學院的活動現場,社會愛心人士向貧困人民捐贈價值近萬元的學習生活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