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查辦民生領域瀆職犯罪,嚴打生態資源環境保護領域和食品藥品監管領域的瀆職犯罪,重點查處“帶病”提拔、買官賣官等職務犯罪和瀆職犯罪……4月6日,全省檢察機關反瀆職侵權工作會議在平頂山市召開,會議對2016年全省檢察機關反瀆職侵權工作作出安排部署。
大河報記者了解到,昨日召開的全省檢察機關反瀆職侵權工作會議中,除省檢察院相關領導出席外,各市分院分管檢察長、反瀆職侵權局有關負責同志,省檢察院有關部門負責人以及部分省直管縣(市)院負責人參加了會議。
會議總結回顧了2015年全省檢察機關反瀆職侵權工作情況。過去的一年,全省檢察機關共立案718件1187人,重特大案件931人,大案比例78.4%,偵查終結1101人,起訴1013人,有罪判決787人,立案數、重特大案件數、偵查終結數、起訴數、有罪判決數五項主要業務指標均居全國第一。
此外,會議對2015年全省反瀆職侵權工作先進單位進行了表彰。鄭州、平頂山、鶴壁等7個市分院、基層院作了典型發言。
會上,省檢察院黨組成員、副檢察長李自民對2016年全省檢察機關反瀆職侵權工作作出安排部署。他要求,全省檢察機關反瀆部門要主動站位全局,依法嚴厲查處對妨礙國家重大經濟發展戰略實施、影響重大改革舉措落實、危害政府投資和國有資產安全的職務犯罪;要堅持高壓反腐不動搖,堅持反腐敗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突出查辦民生領域瀆職犯罪,開展集中整治和加強預防扶貧領域職務犯罪專項工作,嚴厲打擊生態資源環境保護領域和食品藥品監管領域的瀆職犯罪,嚴肅查處安全生產重大責任事故背后的瀆職犯罪。
要堅持重點查處十八大后不收斂、不收手,問題嚴重、群眾反映強烈,現在重要崗位且可能還要提拔使用的領導干部職務犯罪案件,形成持續震懾。要把基層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履職行為作為監督重點,嚴肅查處為官不為、為官亂為,給國家和人民造成重大損失的瀆職犯罪,促進依法行政;嚴肅查處市縣鄉領導班子換屆選舉中拉票賄選、買官賣官、權錢交易等犯罪,確保換屆選舉風清氣正。
(記者 高鴻鵬 通訊員 劉立新)
今年1月至11月,全市共受理公安機關提請批準逮捕案件2472件3067人,批捕1712件2020人,批捕率66%;不批準逮捕1017人(其中,不構成罪不捕79人,證據不足不捕368人,無社會危險性不捕570人),不捕率33%。
近日,天津市、黑龍江省檢察機關依法對最高人民法院原副院長奚曉明涉嫌受賄案,吉林省原副省長谷春立涉嫌受賄案提起公訴。吉林省原副省長谷春立涉嫌受賄一案,由最高人民檢察院指定黑龍江省人民檢察院偵查終結后,移送哈爾濱市人民檢察院審查起訴。
從13日起,商丘市檢察機關50歲以下司法警察將在柘城縣公安局警官訓練中心開展為期10天的集中業務技能培訓。
立案同日,洛陽市人民檢察院向洛陽市中級人民法院提交了《支持起訴意見書》,對社會責任促進中心提起的該訴訟予以支持。本案中,洛陽市人民檢察院對社會責任中心的起訴進行支持,可以有效發揮組織優勢和專業優勢,幫助社會責任中心進行調查取證,有利于其訴訟權利的行使及案件審理的順利進行。
山西省政協原副主席令政策涉嫌受賄一案,由最高人民檢察院指定江蘇省人民檢察院偵查終結后,移送江蘇省常州市人民檢察院審查起訴。
廣東省檢察院昨日通報,2015年以來,廣東全省檢察機關追回職務犯罪外逃人員21人,追回外逃人員數以及追回“百名紅通人員”數均居全國檢察機關前列。鄭紅同時要求強化個案督導,進一步完善“一案一檔”、“一案一策”、“一案一組”的工作措施等,盡最大努力將潛逃境外的職務犯罪嫌疑人繩之以法。
6月27日,最高人民檢察院和國務院扶貧辦在河南省信陽市新縣舉行“全國檢察機關、扶貧部門‘精準扶貧、廉潔為民’百日專題警示宣傳教育基層行”啟動儀式。
在建黨95周年即將到來之際,省檢察院通過舉辦黨紀檢紀理論知識競賽,為黨的95周歲生日送上了一份特殊的禮物。
6月3日,全市檢察機關黨紀檢紀理論知識競賽舉行,共有12支代表隊36名選手參加。競賽分個人必答題、小組必答題、風險題、搶答題,經過預賽,有6支代表隊進入決賽。
最高人民檢察院今天召開發布會,通報檢察機關貫徹落實行政訴訟法、加強行政訴訟監督工作情況,并發布典型案例和答記者問。針對行政訴訟法修改前比較突出的“立案難”等問題,檢察機關開展立案監督,有效糾正了一批不立案的案件。
隨著近幾年來反腐倡廉緊鑼密鼓的開展和縱深發展,隨著一個個貪官污吏的落馬,一宗宗腐敗案件的告破,使人民群眾看到黨反腐倡廉的決心……
按照最高檢部署,省檢察院篩選出14起典型案件掛牌督辦,2015年,全省監督移送涉嫌犯罪案件416件482人,監督立案465件538人。
其中部級干部3人,廳級干部48人。
2013年實施的修改后的民事訴訟法第一次對公益訴訟作出了規定,該法第55條規定:“對污染環境、侵害眾多消費者合法權益等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法律規定的機關和有關組織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據此,可以提起民事公益訴訟的主體包括與損害沒有直接利害關系的“法律規定的機關和有關組織”,這為檢察機關提起民事公益訴訟預留了空間。
政法機關的職業良知,最重要的就是執法為民,只有堅守職業良知,才能確保司法為民的基礎,才是盡心履職的基本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