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學一年的辦公經費是20億,而有些教育部直屬的大學,一年辦公經費多達200億,這就是差距。
1月28日下午,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李克參加開封代表團的審議。在會上,河南大學黨委書記關愛和向李克抱怨,辦公經費差距這樣大,學校之間的差距也會越來越大。
不過,李克副省長也給河南大學吃了個定心丸。他當場表示,河南大學要有信心,省政府也是下了決心的,沒有國家財政的支持,省里自己拿錢也要支持河南大學。
李克一說完,現場響起熱烈的掌聲。
他說,河大是中部地區幾所大學的根
河南大學曾經有過輝煌的歷史。
她與武漢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華中農業大學等多所大學有千絲萬縷的聯系,是包括河南農業大學、河南政法干部管理學院等多所大學的根。
1912年時的河南大學很牛,與當時的清華大學呈鼎立局面。
建國后,全國院系調整,河南大學農學院獨立,后來成為河南農業大學;河南大學醫學院獨立,發展成為河南醫科大學;河南大學行政學院獨立,現為河南政法干部管理學院。
另外,當時國家為支持華中地區的高等教育,將河南大學水利系并入武漢大學;財經系并入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植物病蟲害系并入華中農學院(華中農業大學)……
如今,武漢大學已經是985、211,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華中農業大學也都已經是211,而曾經支援了那么多大學的河南大學,依然只是河南省重點建設的綜合性大學。
5到10倍的經費差距
讓河大與211大學的距離越拉越大
不但在歷史上,河南大學很委屈,現在,河南大學同樣很委屈,其中之一,就是別人家的學校一年辦公經費有200億,河南大學只有20億。
同樣是大學,為什么辦學經費差距這么大?關愛和說,這得從國家的高等教育體制說起。
他說,我們國家的高等教育體制,分為國家辦大學和地方辦大學兩種,這決定了大學的類別和教育經費的來源:教育部直屬大學的經費主要來自國家財政,地方性大學的經費來自地方財政。
哪些大學能成為教育部直屬大學,獲得國家財政支持呢?
“二十世紀末至今,國家致力于提高大學建設水平的數項工程,一共3撥,分別是:211工程、985工程、雙一流工程。”關愛和不無遺憾地說,這些都與河大無緣。
這樣的體制,就決定了河南省的大學雖然有很好的基礎,但是沒有很好的財政支持,與別人家的高校差距逐漸拉大。
目前,河大一年辦學經費是20個億左右,教育部直屬大學辦學經費是河大的5到10倍,在80億到200億之間。
關愛和擔心,以這樣的建設速度,差距只能越來越大。
河南大學黨委書記關愛和
常務副省長放話省里自己拿錢也要支持河大!
沒有國家財政的支持,河南一直從省本級財政中,撥款支持河大的發展。
2012年,為了解決教育公平問題,教育部從每個省份遴選一個學校進入綜合能力提升工程,一年撥款幾個億的建設經費,鄭州大學理所當然地成為河南唯一的一所。
為了支持河大的發展,當時省里主要領導出面協調,比照國家的撥款數額,由省財政撥款,拿出同樣的數額給河南大學。
“河南大學要有信心,省政府也是下了決心的,本來國家只考慮一所學校,但是最后省里自己拿錢也要支持河大。”聽過關愛和的發言后,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李克這樣說道。
關愛和也很感謝省里的關照和支持。他說,“鄭州大學綜合能力提升,用的是國家財政的錢,河南大學綜合能力提升,用的是省財政的錢。”
關愛和也知道,省財政收入有限,教育經費也有限,對于省里的做法,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省財政對河大的支持,已經到達到很高的比例,接近天花板的狀態,所以我們更要提高自己,假如這一點放棄了會更危險。”
最后,李克語重心長地說,大學辦的好不好,一方面要看政府是否重視,另一方面是社會的支持,大家一起努力。“河大近幾年發展還不錯,和同樣條件的大學相比,河大付出的更多,但收獲也多!”
在會上,開封市委書記吉炳偉說,開封整個城市的命運已經和河南大學緊緊聯系在一起,河大是開封的一個名牌,“我們有義務辦好河南大學,開封的發展離不開河南大學的人才支持。”
作為一個記錄者,小假(ID:kanzhengzhou)當天聽了李克常務副省長的發言,內心也是抑制不住激動。
再窮不能窮教育,擁有一億人口的河南,不能只有一所211高校。省里是努力的,但困難還是有的,要多方面想辦法。
省會的變遷固然給河大的發展帶來不便,但歷史的車輪不會倒退。就像河大書記關愛和所說:我們河大不能總糾結過去,河大當自強!
12月10日,為進一步推進我市志愿服務制度化、規范化建設,全面提升志愿者綜合素質,市文明辦組織全市各級文明單位志愿者骨干參加河南省基地外志愿培訓。本次培訓邀請河南大學哲學管理學院的付光偉、毛立紅、朱磊和田豐韶博士分別在周口職業技術學院和周口幼兒師范學院同步進行,全市近3000名志愿者骨干參加培訓。
2016年,河南大學建校百年。走進這所百年學府,隨處呈遞“金名片”:頗有掌故的貢院碑、匠心獨運的大禮堂、載史蘭臺的近代建筑群等黌宮圣殿,成為富于河大氣質與神韻的“有形印記”。
10月26日上午10時,河南大學與河南省人民醫院合作簽約暨河南大學醫學院揭牌儀式在河南大學大禮堂舉行,這意味著,河南兩個百年老字號從此開啟深度合作模式,新的河南大學醫學院從此踏上了嶄新的征程。
映象網記者從有關方面獲悉,10月1日起,河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程遂營將再次登上央視《百家講壇》
“111計劃”首次面向全國地方高等院校開放,將進一步促進入選地方高校的國外高端人才引進工作,從一定程度上縮小與“985工程”高校的差距。
河南商報從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獲悉,2016年度國家“111計劃”立項名單近日公布,河南大學名列其中,成為我省首個入選該項目的地方高校。“111計劃”首次面向全國地方高等院校開放,將進一步促進入選地方高校的國外高端人才引進工作,從一定程度上縮小與“985工程”高校的差距。
昨日,2016年度國家“111計劃”立項名單首次公布,河南大學“作物逆境生物學創新引智基地”位列全國15所地方強校之中。
去年12月,經河南省人民政府批準,省教育廳、省財政廳聯合出臺《河南省優勢特色學科建設工程實施方案》,對我省未來10年優勢特色學科建設、高等教育改革作出規劃。
2012年火遍全國的網紅老師河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的孫笑非老師,在這猴年馬月,又來畢業致辭了!
4月6日,武書連2016中國大學排行榜公布,河南兩所高校進入前100名,其中鄭州大學排名37,河南大學排名68。
近期,為積極響應團省委“青牽留守兒童”的倡議,河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以愛為名”關愛留守兒童服務調研團隊的9名志愿者在指導老師謝宇飛的帶領下,赴漯河市臨穎縣臺陳鎮杜莊學校進行為期兩周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
7月20日,在河大研究生院和校團委的大力支持下,由歷史文化學院師生組成的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團隊趕赴淅川縣,開展以“圖像敘錄淅川縣移民民俗文化”為主題的社會調查、民俗風情采錄、民俗文化整理工作。
近日,河南大學“抗戰流亡辦學路線采訪團”一行十余人來到淅川縣荊紫關高中尋訪辦學舊址。采訪團一行瞻仰遺跡,采訪群眾,緬懷歷史,傳承愛國精神,深深的感恩和濃濃的情誼彌漫整個校園。
今年起河南大學將打破國內學校春秋兩學期的傳統學制,增設夏季小學期,試行“兩長一短”的三學期制。
4月18日,首屆河南大學國家“藝術品鑒定師”培訓班暨“藝術品鑒定于投資”高級研修班開學,標志著河南大學這所百年名校致力于培養千年藝術品鑒定人的努力正式拉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