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峽村民持續上報井水問題 縣環保部門:無法核定污染

                2014-06-11 07:25 來源:大河網-河南商報

                  事故發生地,路邊的樹已枯死

                  事故發生地,路邊的樹已枯死

                  事故過去快5個月了,至今,沒有權威的檢測報告來告訴這些村民:家里的水到底能吃不能吃。一直為此事奔波的村干部說,他打算做兩手準備:一邊打官司,一邊繼續匯報。

                  安監部門

                  我們只能應急處理

                  沒有監管和處罰權

                  雖然在事故發生之初,西峽縣職能部門就采取了應急措施,但越來越多的村民發現飲用水變味了。

                  6月9日,西峽縣安監局副局長王廷臣說,根據《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此類化學品在運輸過程中泄漏,當地公安機關接到報告后,應根據情況立即向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衛生主管部門通報,有關部門應采取必要的應急處置措施。

                  他表示,他們能做的很有限。“一輛貨車和一輛安徽牌照的罐車相撞,不能界定為安全生產事故。說白了,這是異地車、異地人、異地物,我們只能做應急處理,但沒有監管和處罰權。”王廷臣也感到苦惱,312國道橫穿西峽50公里,類似的預警已經不止一次發生,“之前也發生過類似事故,但這次是最嚴重的,發生了泄漏。”他希望能建立相關的同行間的通報機制,或者是給予事發地職能部門更為直接的監管權。

                  環保部門

                  目前縣里還沒能力核定該事故的污染情況

                  西峽縣環保局辦公室主任陳鐵林告訴河南商報記者,在事故現場,環保部門的處理辦法分兩種:路上的覆蓋上黃土吸收,流入河道的則筑壩攔截。

                  雖然《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中規定“環境保護主管部門依照職責分工調查相關危險化學品環境污染事故和生態破壞事件,負責危險化學品事故現場的應急環境監測”,但在陳鐵林看來,對于縣級環保部門來說,這項工作的難度極大。“我們在環境監測設備、人員素質方面都十分薄弱,只能做淺層面的檢測。”他說,目前西峽縣環保局還沒有能力核定這個交通事故所造成的污染情況,更別提出具權威的鑒定報告。

                  如今,他們只能建議重陽鎮政府委托疾控部門先做飲用水的檢測。

                  昨日下午,河南省環保廳宣傳處工作人員表示,目前尚無法判斷重陽鎮是否造成大面積水污染,希望當地環保部門通過逐級上報來推動事件發展。

                  村干部

                  準備一邊打官司 一邊繼續向上匯報

                  重陽鎮政府包村干部李金喜,一直在村里和縣、鄉中間奔走。他說,從送水到現在都快5個月了,該匯報的也匯報了,事情沒有任何進展,上報的村民卻越來越多。

                  “井里的水已經委托縣疾控中心化驗了,說指標都合格。”但李金喜了解后發現,疾控中心只能檢測飲用水的21項指標,氣味啥的都沒法鑒定,“誰也不敢跟村民保證,你喝吧,我負責。”

                  昨日下午,省疾控中心專家祝剛告訴河南商報記者,當地環保部門最好把河水和村民的井水一起取樣,這樣才能全面了解當地的水質情況。

                  重陽鎮正打算給受影響的村民裝上自來水,但新的問題又出現了,“一是錢,二是污染影響范圍。”李金喜說,錢的問題已經請鎮司法所啟動司法程序,希望從當事車輛公司那里獲得的賠償,作為自來水工程的資金來源。

                  “但上級部門不給個檢測報告,確定影響范圍有多大,這自來水還是沒法裝。”李金喜告訴河南商報記者,他只能做兩手準備,一邊打官司,一邊繼續匯報。(記者 王杰 侯建勛/攝)

                責編:王文靜
                0
                我要評論
                用戶名 注冊新用戶
                密碼 忘記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