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營業至晚上11點,在鄭州已算比較晚的了
4月9日,北京三聯韜奮書店升級為北京第一家24小時不打烊書店。試營業一周后,銷售狀況持續良好。不知道未來,咱鄭州是否也能出現一家24小時書店。
24小時書店 鄭州暫時沒有
“平時是晚上9點關門,周五和周六是晚上11點關門,晚上八九點后顧客就非常少了。”鄭州市中原圖書大廈一樓一名工作人員說。
在鄭州市圖書城,提起24小時書店,幾名書店老板顯得有些茫然。
“24小時書店很少出現,主要原因是運營成本和人力成本。”聽完記者解釋后,漢源書店經理李女士說。她以自己書店為例,“80%的利潤來自教輔、少兒及其他暢銷類圖書,這些讀者很少會在深夜乃至凌晨來購書、閱讀。”
“三聯韜奮書店可以24小時營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政府扶持,以及所屬的三聯書店的支持。單從經營角度看,這種24小時書店并不合適。”博文書店經理說。
創造舒適的閱讀氛圍更有意義
2012年,媒體曾報道成都市出現一家24小時書店,但幾個月后就悄然消失了。書店負責人的回應是,深夜來書店的人很少,不足以支撐通宵營業。
2013年,北京一家出版公司表示將在年內成立24小時書店,后并未出現。
在其他城市,也有一批類似的24小時書店,但往往都是將店內空間設置和營業項目進行調整,比如將咖啡館、餐廳、創意禮品店等同書店結合在一起。上海市已經存在兩年多的一家24小時書店,便是通過讀書會、書友會、講座等方式吸引讀者,使書店轉型為一種綜合性的休閑交流場所。
許多書店負責人表示,改善書店的硬件設施,創造更舒適的閱讀氛圍,這些方面的努力比單純實現24小時不打烊更有意義。
深夜書屋 文藝青年的去處?
中原圖書大廈總經理張艷說:“兩年前,我們就曾有過開24小時書店的想法,但后來并未實行,主要是考慮到顧客的數量。”但她隨即表示,如果調查發現,有一定數量的讀者希望我們開24小時書店,那么我們也愿意開。作為傳播文化者,我們喜歡并尊敬這樣的讀者,也非常愿意提供一個可以深夜閱讀的好去處。她還笑著說:“即使顧客在夜里不買書,只是來看看、坐坐,我們也很歡迎。”
張艷對北京24小時書店的運營模式非常關注,她說:“從公益的角度看,24小時書店的推廣或許能讓社會更多地關注閱讀、關注傳統書店的生存發展。”
北京市三聯韜奮書店的負責人也承認:24小時書店的出現更注重公益性,對社會效應和品牌價值方面的考慮要遠高于經濟利益。
@長安少年:“深夜去書店買書、看書,甚至通宵,非常文青和小資啊,它為讀者提供了一個休閑好去處,非常不錯。”
@愛哭的你:“會支持,現在書店自身的經營、生存就面臨問題,如果真出現了這樣的書店,肯定要去支持一下的。就沖這種態度和擔當。好樣的!”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