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考或增傳統文化比重 書法等"進駐"河南中小學課堂

                2014-04-04 06:40 來源:大河網-大河報

                  中高考或增傳統文化比重 書法等"進駐"河南中小學課堂

                  小學生像模像樣地打起鼓吹起葫蘆絲

                  學念“弟子規”、勤練毛筆字……不斷升溫的“國學熱”背后是對傳統文化的重視。

                  4月1日,教育部官方網站發布的《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以下簡稱《綱要》)提出,將據此適時調整課標,修訂教材,而且中高考中關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容的“分量”也將增加。

                  《綱要》一出,引起多方關注。大河報記者了解到,近幾年,我省中華傳統文化所占的比重都在增加,書法、戲劇、誦讀經典等已滲透河南省中小學課堂。

                  【新規】中高考增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比重

                  《綱要》中指出,要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系統融入課程和教材體系。圍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主要任務,適時啟動課程標準修訂和課程開發的研究論證、試點探索和推廣評估工作。

                  在中小學德育、語文、歷史、藝術、體育等課程標準修訂中,增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容比重。地理、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等課程,應結合教學環節滲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關內容。

                  鼓勵各地各學校開設專題的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開展職業院校民族文化傳承與創新示范專業點建設。鼓勵有條件的高等學校統一開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必修課,拓寬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選修課覆蓋面。

                  研究制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評價標準,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作為教育現代化監測評價指標體系的重要內容。增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容在中考、高考升學考試中的比重。

                  【落地】書法、誦讀經典等已進入我省中小學課堂

                  究竟什么是中華傳統文化?古文、詩、詞、曲、賦、民族音樂、民族戲劇、曲藝、國畫、書法等統統包含在內。其實,這些早已滲透河南省的中小學課堂中。去年,河南省教育廳下發通知要求,2013年秋季起,各中小學校應做到書法教育進課表、進課堂,義務教育階段書法教育以語文課為主,也可在其他學科課程、地方和校本課程中進行,普通高中可開設書法選修課。

                  3月28日下午,鄭州市金水區緯一路小學舉行“第一屆誦讀經典規范書寫展示活動”,動聽的童聲誦讀中,學生、家長、老師共同領略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在鄭州市文化綠城小學,每位同學都會吹奏葫蘆絲。

                  與此同時,國學教育也成了不少學校關注的重點。在鄭州五中北師大實驗班,學生們甚至用上了中國臺灣地區的國學教材,這套教材被老師和同學們點評為“很接地氣兒”。

                  (記者譚萍王燦文記者許俊文攝)

                責編:李爭
                0
                我要評論
                用戶名 注冊新用戶
                密碼 忘記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