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非血緣關系造血干細胞捐獻已達400例 全國第一

                2014-01-08 17:00 來源:映象網

                  映象網訊 1月7日上午,在河南省腫瘤醫院干細胞采集室里,23歲的河南科技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大三學生劉凱面帶微笑地躺在病床上,他正在進行造血干細胞采集。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從早上7點半開始,一直持續到中午11點10分,當護士拔下針頭的那一瞬間,劉凱也幸運地成為河南省第400例成功捐獻造血干細胞的志愿者。這標志著河南省率先成為全國第一個非血緣關系造血干細胞捐獻達到400例的省份。

                  據了解,志愿者劉凱自2010年第一次獻血后,到現在已經參加了近30次無償獻血。2012年4月他加入中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資料庫,成為一名造血干細胞捐獻志愿者。2013年10月,他被通知與北京一名與他同歲的血液病患者HLA(人類白細胞表面抗原)配型相同,經過高分辨檢測和全面體檢,專家確認劉凱完全符合捐獻條件。

                  2013年12月底,當患者主管醫生提交采集計劃時,上大三的劉凱正在進行期末考試,紅十字會工作人員征詢劉凱的意見,是否將捐獻日期推遲,等考試結束再捐獻。劉凱當即表示:“救命要緊,只要患者需要,隨時可以,考試湊時間就復習了。”劉凱所在的河南科技大學特別批準他可以“緩考”,全力支持他的這一善舉。

                  1月2日下午,劉凱入住河南省腫瘤醫院正式進入造血干細胞采集程序。隨后,根據中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資料庫管理中心安排和病人的情況,于1月7日上午完成造血干細胞的采集捐獻。

                  采集結束后,河南省紅十字會舉行了簡短的“造血干細胞捐獻第400例交接儀式”,河南省紅十字會常務副會長趙國新為捐獻者劉凱頒發了“榮譽證書”、贈送了鮮花。患者所在醫院空軍總醫院醫生也介紹了患者病情,并向河南省紅十字會贈送了錦旗,向志愿者劉凱轉交了患者的感謝信。

                  據趙國新介紹,造血干細胞移植是目前治療白血病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可以大大提高白血病的治愈率。我國每年新增白血病患者4萬人,目前仍有數以百萬計需要造血干細胞移植拯救生命的患者正在翹首盼望。2002年,中國紅十字會啟動中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資料庫建設,并在31個省市建立了分庫,截止2013年12月底,有志愿捐獻者資料183萬人份,3863名志愿者為境內外患者成功捐獻造血干細胞。河南分庫2003年1月正式成立,目前有志愿捐獻者資料9.3萬人份,成功捐獻400位。河南省分庫入庫志愿捐獻者人數占中華骨髓庫總庫容量的1/20,但捐獻人數卻占了全國的1/10。

                  據了解,交接儀式結束后,空軍總醫院醫生將在第一時間把造血干細胞運回北京,輸注到患者體內,為患者點燃重生的希望。

                責編:王嘉懿
                0
                我要評論
                用戶名 注冊新用戶
                密碼 忘記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