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經濟大省,金融業的發展顯然與我省的經濟地位不匹配。河南金融業要怎么改?業內人士認為,應立足本土,建立專為“三農”服務的銀行。而小銀行的機會在于設立社區銀行。有企業家表示,一個縣應設立一家民營銀行,吸收本縣存款,服務本縣經濟。
社區銀行的落腳點是服務
中原信托有限公司副總裁薛懷宇認為,金融業作為服務業,既是金融產品的提供者,也是金融服務的提供者。而金融機構之間的差異,體現在服務上,而非可復制的產品上。
薛懷宇說,社區銀行的落腳點是服務,要了解社區客戶這類存款人、貸款人的真實需求,想想怎么去結合。社區銀行就要和客戶保持更親密、更一體化的這樣一種關系。
建立專業銀行 立足服務“三農”
我省是農業大省、人口大省,同時又處于中原腹地。
“商品交易、物流業是河南的非常重要的一個經濟載體。”工銀國際融通資本董事總經理兼首席執行官賁金鋒認為,在這個基礎上,河南有著非常好的進行金融創新的土壤。
中信銀行鄭州分行行長韓光聚也有這樣的思考,“河南金融創新到底要干什么?立足本土,專為‘三農’服務,是有實際意義的。”他說,站到國家戰略的角度,河南是糧食主產區,“河南有必要建立這樣專門為‘三農’服務的銀行,在這方面我覺得可以有發展。”
一縣設立一家縣域民營銀行
對于民營銀行的設立,科迪集團董事長張清海提到一點,商業銀行,尤其是四大銀行,大部分在縣里沒有支行,有支行的也沒有貸款功能,“很多銀行把窮地方的錢拿到富地方去了,把農村的錢拿到城市去了。”
張清海認為,在縣域經濟里,金融和經濟是兩張皮,“我更希望一個縣發展一個民營銀行,整合縣域的資金資源,專門服務于本縣的縣域經濟。”
他設想,將這類銀行的業務范圍限制到一個縣的區域內,吸收本縣資金,同時用于服務本縣經濟。保證資金不外流、業務不外擴,“即使有風險,也不會輻射到周邊地區。”(記者 陳詩昂)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