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救護車將裝行車記錄儀 超越或不避讓罰50元記3分

                2013-11-08 06:53 來源:大河網-河南商報

                  紫荊山路與商城路交叉口,見無車讓行,一輛救護車只好選擇右轉車道直行 記者 邱曉峰/攝

                  紫荊山路與商城路交叉口,見無車讓行,一輛救護車只好選擇右轉車道直行 記者 邱曉峰/攝

                  路遇救護車,你會選擇主動避讓,還是“按兵不動”?7日上午,記者跟車體驗,發現很多車輛不但不主動避讓,有些還會跟救護車搶道。出診司機稱,路上只有約1/3駕駛員會選擇避讓。民警稱,鄭州救護車已開始裝攝像頭,不避讓車輛將被處以罰款50元并記3分的處罰。

                  體驗

                  一公里的路程,“意外”叢生

                  7日上午,記者跟隨河南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救護車出了一次診,短短一公里的路程,卻遭遇許多“意外”。上午10時許,救護車拉響警報,開往鄭州市人民路商城路附近。人民路上,一輛電動車不緊不慢地走在救護車前,時不時還在前面走個“S彎”。

                  2分鐘后,救護車行至商城路口,前方停著數輛等紅綠燈的轎車,救護車只能拐彎走到非機動車道上。警報聲一直在響,但路口的電動車似乎都沒有移開的跡象,直到救護車在電動車后面停下來,幾輛電動車才緩緩移開。

                  在回去的路上,救護車準備拐彎變道時,一輛機動車突然加速搶道,插在了前面。而醫院門口的行人,看到轉彎準備進入醫院的救護車時,也沒有停下腳步。

                  說法

                  鄭州有三分之一駕駛員會避讓

                  河南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救護車司機喬震說,醫院門前車多人多,救護車一出來就面臨塞車,“以往車輛很少有避讓的,這兩年情況有所好轉,路上約有1/3的車輛看到救護車后,都會避讓。”

                  喬震說,3年前,鄭州市有一位病人消化道出血,救護車本來只需要5分鐘就能趕到,但路上卻遇到了堵車。

                  “家屬不停地催促,但沒有車避讓,許多車還‘見縫插針’,我們只能等著。”喬震說,等趕到患者家里時,已經過了四五十分鐘了,病人也因錯過了最佳搶救時間而去世。

                  民警

                  超越或不避讓者,罰50元并記3分

                  鄭州交巡警四大隊民警介紹,《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五十三條規定:警車、消防車、救護車、工程搶險車執行緊急任務時,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不受行駛路線、行駛方向、行駛速度和信號燈的限制,其他車輛和行人應當讓行。

                  同時,《河南省道路交通安全條例》規定,超越或不避讓執行緊急任務的警車、消防車、救護車、工程搶險車等車輛的,將被處以罰款50元并記3分的處罰。

                  民警稱,在生活中,很少有誰因為搶了執行緊急任務的消防車、救護車的道而受到處罰,“司機是否構成故意阻攔”也很難認定,法規的執行缺乏明確的實施細則,長期的執法不嚴,導致了民眾的“法不責眾”心理。

                  四大隊副大隊長劉斌介紹,目前,鄭州市的救護車上已開始裝備行車記錄儀,對于記錄下的不避讓的違法行為,相關部門可以作為證據,對違法行為人進行處理。

                  他提醒,由于避讓發生交通違法行為時,可申請復議。“復議流程很簡單,只要能提供相應的照片、攝像等證據,交警部門就會刪除此記錄。”

                  呼吁

                  我們耽誤的是時間,患者耽誤的則是生命

                  據四大隊民警介紹,民眾避讓消防車和救護車比例不高,主要有三大原因。

                  一是對避讓問題的認識不夠深刻,沒有意識到時間對于救護車和消防車的意義,潛意識中就是“我不走誰也別想走”。

                  二是在學習交通法規時,沒有將避讓救護車和消防車提到重點中來,法律法規執行力度不大,完全靠自覺和個人素質。

                  此外,某些單位擅用職權、用救護車辦私事兒,傷了不少老百姓的心。

                  民警表示,給救護車、消防車讓路不僅是遵守法律的行為,還是一個社會整體素質的體現,“我們耽誤的只不過是時間,而患者耽誤的則是生命。” (記者 孫科)

                責編:王文靜
                0
                我要評論
                用戶名 注冊新用戶
                密碼 忘記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