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興替調查報告 猜想:職業的數字化想象

                2013-09-05 06:37 來源:映象網-東方今報

                   新興的婚紗攝影“造型師”

                    新興的婚紗攝影“造型師”

                  映象網訊(首席記者 李長需/文 張曉冬/圖)微博運營官、首席八卦官、試客寫手,這些在20年前無論如何發揮想象力都想不出的職業,如今早已赫然出現在新的職業分類大典中,更多的之前無法想象的職業也越來越多地寫進中國人的名片。舊職業的消失、新職業的成長,記錄著時代的變遷,也改變著職場。

                  ●微博控的“微博運營官”

                  不在乎你使用了什么招數,不在乎你招來了什么蜂引來了什么蝶,我們在乎的是Alexa曲線(Alexa是一家專門發布網站世界排名的網站)的飆升……這是去年一家網站招聘微博運營專員時的信息。

                  作為微博控,李松華看了這份信息深受啟發,應聘成為一家企業的微博運營官。

                  “我們完全是‘復合型人才’?!崩钏扇A說,正像網友調侃的那樣,身為微博運營專員,就要做得了設計,寫得了文案;談得了時事,扯得了花邊;不擇手段抄內容,抓破頭皮搞原創,廢寢忘食發微博,半夜三更刷粉絲。

                  與傳統營銷不同的是,他需要每天花費很多的時間來積累人脈,并獲取粉絲們的信任。他所發的每一條微博,都需要經過深思熟慮,以免產生不良的后果。李松華承認,自己喜歡這份工作,因為他跟自己的興趣吻合。

                  一家人力資源機構去年發布“2012年最受矚目十大新職業榜單”,其中“首席微博運營官”高居榜首,“一般情況下首席微博運營官的年薪在25萬以上”。

                  李松華覺得這么高不可思議,他每月只有四五千元,“或許我還沒有做到那一步,我的目標當然是首席運營官”。

                  ●新媒體時代的職業想象

                  與李松華不同,李敏是一位網絡商品試客。她的主要工作是,使用廠家免費提供的產品后,在網絡上寫下產品評價。

                  這位90后女孩,在半年多的時間里,試用了各種服裝、化妝品,并撰寫了320份試用報告,這意味著,她已經免費領取了320份商品。這為她省了多少錢?這個待業中的女孩自己也說不清楚。

                  像李敏一樣經歷的人,有統計顯示目前的試客群體已達到了400萬-500萬;而 47%的接受調查的人認為,“試客”模式是未來消費的一種趨勢。

                  “新媒體時代,任何新職業的出現,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蹦彻救肆Y源總監栗付章說,在電商產業鏈不斷完善的今天,新三百六十行正悄然興起,看似吃喝玩樂都可以成為新職業。

                  他舉例說,比如首席八卦官,主要收集公司內部日常好玩、有趣的事情,貼在微博、QQ群等平臺上,與客戶互動;比如旅行玩家,體驗旅游公司的路線,然后撰寫出旅游攻略并提出創意推廣方案,在微博和微信與粉絲互動;還有淘寶客,文化專員……

                  ●Bye啦 很傳統的那些模式

                  “農業革命把人類從游牧部落變成城市居民……移動革命將改變商業運作的方式。”這是美國微戰略公司董事長邁克爾·塞勒的展望。

                  中國就業促進會調查報告也顯示,到2015年,以淘寶網為代表的部分網絡零售平臺,將覆蓋5億消費者,帶動直接及間接就業3000萬人。

                  具體到目前,電商產業規模已經迅速膨脹,不僅顛覆了人們的傳統生活方式,也顛覆了人們的生存方式,誕生了各種前所未有的新職業。

                  這些新職業既挑戰著傳統的擇業模式,也顛覆了人們的擇業觀。如今,跟“老八股”職場生存方式說再見的人逐漸多了起來,“小時工”、兼職、SOHO、彈性工時、“項目工”等各種工作方式,也正在影響著越來越多的人。

                  微博運營官、首席八卦官、試客寫手,這些新興的職業,未免看上去有點“另類”,似乎新興的職業都是“另類”的職業,其實并非如此,中規中矩的新職業并不在少數。

                  根據勞動和社會保障部1999年公布的《職業分類大典》顯示,當時我國共有8個大類1848個職業,而自2004年以來,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共發布了12批122種新職業。

                  縱觀這些新職業,長期關注新職業動向的職業培訓專家梁先生說,從群體特征上大致可以分為“創意族”、“顧問族”、“科技族”、“保健族”等幾個“族群”,“新職業都緊扣時代的脈搏,只要有需求,隨時就會有新的職業出現”。

                責編:李婭
                0
                我要評論
                用戶名 注冊新用戶
                密碼 忘記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