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朗讀媽媽”為喚醒植物人女兒回憶往事給孩子聽

                2013-08-07 06:22 來源:鄭州晚報

                  這滴淚水,讓媽媽看到希望。

                  這滴淚水,讓媽媽看到希望。 

                  每天她都精心地照顧女兒  

                  每天她都精心地照顧女兒  

                  很多時候,給女兒朗讀的閆改凡會情不自禁流下熱淚。  

                  很多時候,給女兒朗讀的閆改凡會情不自禁流下熱淚。

                  近3年時光,1000多個日日夜夜。44歲的閆改凡也說不清,“到底是哪來的勁兒,讓自己挺到了現在。”

                  3年來,閆改凡遭遇了太多的不幸。

                  2010年,閆改凡的大女兒琦琦遇到一次重大車禍成了“植物人”;沒過多久,她丈夫也患肝硬化住進了醫院……

                  面對突如其來的連番“災難”,她強忍著傷痛,重新撐起了這個支離破碎的家。   讀到《媽媽的手》這篇作文,女兒眼角流下了淚水

                  閆改凡家住秦嶺路北段的一個經濟適用房小區。推開房門,最先映入眼簾的就是那張經過改裝的大號病床。

                  “咳……咳……琦琦,來,媽媽接著給你讀作文。”閆改凡微微轉身朝大家示意了一下后,又重新清了清嗓子,握著書本輕聲朗讀起來。

                  “這是你小時候寫的一篇作文,叫‘媽媽的手’……媽媽的手粗糙、溫暖……”2分多鐘后,閆改凡翻開了一篇新作文,但剛一開口,她就哽咽了。

                  這篇題目為《媽媽的手》的作文,是琦琦上三年級時寫的,字字句句描寫著媽媽的愛:媽媽的手粗糙、溫暖,而且瘦得能看見一根根交錯的青筋。正是媽媽的這雙手把我撫養成人;正是媽媽的這雙手,讓我和爸爸有了一個干凈整潔的家……

                  無論如何克制情緒,閆改凡始終未能將這篇作文讀完整。就在她斷斷續續結束了這篇作文的朗讀、伸出發顫的左手去撫摸琦琦額頭的那一瞬間,一滴晶瑩的淚珠,正順著琦琦的眼角慢慢往下流淌。

                   一次意外事故,女兒成了“植物人”

                  琦琦今年14歲,出交通事故那年,她上小學六年級。

                  “真沒想到,我這么命苦……”呆呆地看著病床上的琦琦,3年前發生的一幕幕往事再次涌上閆改凡的心頭。

                  2010年9月24日,正處在中秋節假期的琦琦跟隨父母一起外出游玩。晚上7點多,他們過斑馬線時,一輛出租車沖了過來……

                  “當時琦琦走在前面,我和她爸抱著半歲大的小女兒在后面。”看著倒在血泊中的琦琦,閆改凡和丈夫拼命跑了過去,但一切都為時已晚。沒多久,他們就從醫院拿到了那張《檢查報告單》。

                  “重型顱腦損傷。醫生說,今后很可能就是植物人了……”聽到這個不愿相信的結果,閆改凡頭疼欲裂,滿腦子裝滿了琦琦平日可愛、懂事的模樣,她幾乎當場暈倒在地。

                  然而,又一個不幸的消息很快傳來。“那個肇事司機并不是車主,他開的出租車是租來的。因為沒錢,他只給了9萬多元醫療費。”眼看女兒治療費用就要中斷的閆改凡和丈夫無奈之下,走上了法律途徑。最終,他們通過保險公司,又拿到了12萬元的賠償。“但截至目前,琦琦看病已花了30多萬。”

                  讓人意想不到的是,琦琦出車禍后的3個多月,閆改凡的丈夫也因肝硬化住進了醫院。“他們倆當時都住在中心醫院,一個在11樓,一個在17樓。我要一邊照顧不會走路的小閨女,一邊不停地跑著照顧他倆。”

                  看著這個搖搖欲墜的家庭,閆改凡幾乎瘋了,在找來一位親戚幫忙后,她每天騰出時間,奔波在借錢的路上。“丈夫看病也花了十幾萬,這幾年,能借錢的親戚、朋友全都借了個遍。”

                  為了能重新喚醒女兒

                  她以淚洗面拼命回憶往事

                  2012年4月,由于實在難以支付兩個人的醫藥費,閆改凡丈夫在病情出現好轉后出院回家。十幾天后,他們夫妻二人又把琦琦接了回來。

                  為了生計,閆改凡的丈夫剛進家門就外出打工掙錢。 “雖然沒錢在醫院治,但在家里我也不能放棄!”暗暗咬緊牙關,幾經思考和詢問后, 閆改凡翻箱倒柜找出了琦琦前幾年上學時曾使用過的作業本和書籍,重新制定出一套特殊的“康復計劃”。

                  “每天早晨先坐在床頭給她唱歌,然后再讀課文或作文給她聽。”為了能重新喚醒琦琦的意識,閆改凡每晚以淚洗面,拼命回憶著一切與女兒童年有關的往事和經歷。

                  “皇天不負有心人。”終于有一天,閆改凡的傾心付出得到了琦琦的回應。那天,她靜靜地坐在床邊講了一段琦琦4歲多時的往事。

                  “有一次,你陪媽媽去診所看病。到診所后,你看到醫生叔叔手上的針管,就大聲哭著哀求叔叔,請他不要給媽媽打針。小時候,你就很懂事……”就在閆改凡講完這段故事的時候,她無意間看到,琦琦的眼角邊,竟然流下了一滴淚水。

                  這一滴淚,又一次讓閆改凡看到了希望。“只要我努力,琦琦的情況肯定會越來越好!”

                  “朗讀媽媽”

                  感動了整個病房

                  2012年11月份,閆改凡再一次遭遇厄運。一天晚上,她在臥室忙碌其他事情的時候,身邊無人照料的琦琦意外地從病床上摔了下來。

                  “這可怎么辦?”心急如焚的閆改凡慌慌張張地打電話喊來了一位朋友,把琦琦送到了醫院。讓她沒想到的是,“醫院檢查結果是股骨頭粉碎性骨折。”

                  閆改凡心里難過極了,她東拼西湊又一次借錢,想給琦琦動手術更換股骨。然而,每到一個親戚家,她的做法都會遭到大家的反對。“孩子又不能動沒啥知覺,這些錢花得實在是浪費。”

                  但,無論大家如何勸說,閆改凡始終不改初衷,在她心里,“不管今后啥樣,我都想讓孩子有個完好的身體。”

                  最終,除去醫保報銷部分,閆改凡又花2萬多元錢,在骨科醫院為琦琦做完了手術。

                  今年8月2日,閆改凡帶著琦琦出院后,一位最近一段時間經常到同一個病房看望婆婆的68歲老人李鳳蘭,至今難忘母女二人的身影。“前一段,每天都會在病房里看到她一遍遍給閨女按摩、唱歌、讀課文……說真的,我們病房里所有人都感動哭了。”

                  (記者 常亮)

                責編:李宜馨
                0
                我要評論
                用戶名 注冊新用戶
                密碼 忘記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