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陽市浉河區政府:信陽毛尖農藥殘留不超標

                2013-07-05 06:40 來源:東方今報

                  映象網訊(記者 余超 實習生 李光遠 甘雙雙)日前,東方今報記者從浉河區春茶生產總結大會上了解到,對于不久前媒體報道“信陽毛尖被大量仿冒、農藥殘留普遍超標”的情況,信陽市浉河區政府做出回應:信陽毛尖農殘不超國家標準。

                  前不久,媒體報道了“河南名茶信陽毛尖被大量仿冒農藥殘留普遍超標”的新聞,在日前舉行的浉河區春茶生產總結大會上,信陽市浉河區政府做出回應:信陽毛尖農殘未超過國家標準。

                  信陽市浉河區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梁玉峰介紹,信陽毛尖被仿冒的情況雖然不嚴重,但確實存在,其中大多以四川、湖南、湖北、安徽的茶葉冒充信陽毛尖為主,有關部門一直在進行嚴厲打擊。

                  信陽市浉河區是信陽茶的主產區,茶葉有大山茶、小山茶和田改茶。梁玉峰介紹,一般來說,信陽毛尖開采的主要季節在谷雨前,茶葉一般不會產生病蟲害;大山茶由于溫度較低,不會產生病蟲害;小山茶和田改茶會發生病蟲害。

                  最近幾年,浉河區也留意到小山茶和田改茶的病蟲害問題,注意到農藥殘留問題。浉河區一直禁止劇毒農藥、高殘留農藥的生產和使用,浉河區也對茶農使用的農藥進行過調查,調查發現,所使用的農藥都屬于低毒、低殘留,易降解的農藥,一般15天之內就會降解、揮發。

                  梁玉峰稱,他也曾多次拿從市場上得到的信陽毛尖去化驗,得到的結果是農藥殘留不超標。

                  信陽市浉河區農業局一位相關負責人介紹,去年,該局在浉河港、董家河、茶文化街三地,抽取20個茶葉樣品進行規范檢測,經檢測全部合格。今年1月至今,共抽取樣品510個,經檢測509個合格。

                  信陽市浉河區茶業局一名劉姓副局長告訴東方今報記者,現在的茶園大多實行合作社的模式,規模大,動輒就是數千上萬畝,生物治蟲、粘蟲板、太陽能等生態滅蟲的管理方式,在茶區流行了多年,“指望打農藥,不管人力還是物力,都不夠投入的”。

                責編:南樂天
                0
                我要評論
                用戶名 注冊新用戶
                密碼 忘記密碼?

                專題推薦

                度假季 沙灘女王泳裝扮美記

                度假季 沙灘女王泳裝扮美記

                眼看氣溫開始攀升,不性感怎么點燃夏日熱情。要性...

                7月內地影市觀影指南

                7月內地影市觀影指南

                七月向來是各路大片“占山為王”的時候,而這個七月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