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首次集中公布死刑復核判決書
7月2日,最高法在開通不久的“中國裁判文書網”上公布了第一批裁判文書,備受關注的李新功強奸、猥褻兒童案位列其中。
針對判決文書僅選擇性公開的質疑,最高法相關負責人稱,生效裁判文書原則上均應上網公開,不允許選擇性公開。
事件
李新功案死刑復核判決書公布
6月18日,永城市委辦公室原副主任李新功因強奸、猥褻未成年少女被執行死刑,但李新功的犯罪經過和事實,各方都未曾披露。
最高法打破了“神秘”。
7月2日,“中國裁判文書網”全文公布了李新功案的死刑復核判決書,這是最高法首次集中公布死刑復核判決書。
說法1
不允許選擇性公開裁判書
一些法律界人士認為,檢索“中國裁判文書網”,發現法院作出的判決、裁定文書遠沒有依法公開,僅僅是選擇性公開,公眾無法看到所有的裁判文書。最高法審判管理辦公室負責人稱,最高法作出的生效裁判文書,原則上均應當上網公開,并非有典型指導意義或優秀的裁判文書才上網。不允許根據案件類型、影響大小和文書質量高低進行取舍和選擇性公開。
說法2
公開判決書,不應受當事人意志影響
裁判文書上網后,案件當事人信息將置于公眾眼球之下。有人認為,這可能影響當事人生活,如果當事人不同意,裁判文書就不能上網。
最高法審管辦負責人認為,這種觀點是片面的。因為當事人之間的糾紛一旦進入訴訟程序,就動用了國家司法資源,轉變為公權力運行的組成部分。法院對司法公共資源的運用,社會對法院的知情權和監督權,不應受到當事人意志的影響。如果裁判文書上網必須先征得當事人同意,裁判文書上網公開就極可能落空。
1問
同是強奸罪,判決為何有重有輕?
河南華浩律師事務所律師李華陽:除了犯罪情節,強奸罪定罪量刑還要綜合考慮社會影響程度、社會危害性、犯罪造成的后果等因素。李新功案中被害人數量比海南“開房校長”案多,前者還存在拍攝裸照、視頻等行為,且直接導致不少受害學生產生精神障礙,最終輟學,兩案最終量刑都適當。
2問
核準死刑判決書,全文只有1800多字?
河南華浩律師事務所律師李華陽:李新功案判決書的公布,暴露出目前很多判決書存在的問題——說理不清、過于簡單。“一份核準死刑的判決書,應該是一篇很好的說理文章。但這個判決書只有1800多字,沒有被告人、辯護人抗辯理由,沒有表明證據如何相互印證,沒有體現法院未采信哪些意見等。”
最高法審管辦負責人:裁判文書經過技術處理,但保證文書內容的連續性和完整性,主要內容與裁判文書原本保持一致。
3問
如何防止對被害人“二次傷害”?
最高法審管辦負責人:裁判文書上網前要進行技術處理,隱去當事人及其他人員或組織的信息。例如,只公開當事人的姓名或名稱,而隱去其他信息。對于刑事案件被害人、證人、被告人家屬的姓名,以“某某”代替。這些個人信息與公共利益無關,應當受到保護。(記者 趙強)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