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購物買手機 引發“坑姐”連續劇

                2012-12-26 07:23 來源:大河網-大河報

                 

                電視購物買手機 引發“坑姐”連續劇

                  制圖 郭莉培

                  近日,鄭州市民隋女士電視購物時經歷了買“瞎”手機、泄露信息、又被騙入局的“步步驚心”。電視購物一向因產品良莠不齊備受爭議,現在又出了泄露顧客信息給騙子利用的新陷阱。市12315中心負責人建議消費者,通過電話溝通的消費過程不妨錄音存證,律師則稱目前對購物致信息泄露的監管法律還存在空白。

                  事件

                  399元手機引發“坑姐”連續劇

                  “他們說比蘋果手機還好,只要399元,不滿意還能退,我動心了。”近日,鄭東新區隋女士在一家省級衛視臺上看到某品牌手機的購物廣告,于是撥打電話訂購了兩臺。

                  12月11日,隋女士收到手機,但是使用中卻發現拍照不清晰、觸摸屏不靈敏。她要求退貨,但客服人員以“功能與價格匹配”拒絕退貨。

                  隋女士本以為買了“山寨”貨認了就作罷,沒想到還有“續集”。12日,她接到了自稱是同品牌上海維修部工作人員張先生的電話,主動提出隋女士可將手機寄到上海,將為其提供售后服務。“我啥時候下單,姓名地址、想退貨這些信息他都了如指掌。”

                  手機剛到上海,張先生打電話稱手機主板損壞,要支付維修費用。隋女士不同意,要求對方按“三包”換新手機。沒想到兩天后,她收到對方“已修好并寄回、維修優惠價為600元”的電話。當快遞員通知她有郵件,需交600元的“代收款”才能派件時,隋女士蒙了。

                  調查

                  賣家稱已出招防泄露客戶信息

                  隋女士所購手機品牌客服人員表示:“399元的手機怎么可能會有四五千元手機的效果?我們定價合理,與質量匹配。”

                  記者隨后咨詢公司是否在上海有維修部,她稱:“各地都有實體店,但跟電視購物是兩條渠道,電視購物的客戶應該不會接到上海實體店的電話。”

                  那么,你家的客戶,為何信息會到別人手里?“我們最近接到不少這樣的舉報,名譽也受到損害。”這位客服人員解釋稱,公司一個月前就開始“無紙無筆化”辦公等措施防“內賊”。“就連你打過來的電話,我也只能看到前三位和后四位。”

                  記者致電曾自稱上海維修部的張先生,他先承認是該品牌售后維修人員,但聽到記者詢問維修費用和客戶信息來源,便掛掉電話。記者查詢其號碼歸屬地,顯示“山東青島”。

                  說法

                  購物泄露個人信息

                  尚無法律良藥“醫治”

                  鄭州市工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電視、網絡等虛擬購物平臺中確實存在信息泄露風險,但是不能追溯“泄密者”。維修部人員只通過電話跟隋女士聯系,如果沒有錄音,取證就非常困難。

                  鄭州市公安局相關處室負責人則告訴記者,目前并不能確定張某的信息來源渠道是否非法取得。即便非法獲得成立,是哪個環節泄露,商家和行騙者是否利益共同體,都缺乏舉報指向性,立案存在難度。

                  河南力天律師事務所主任丁香表示,目前針對網絡購物、電視購物等產生的信息泄露“副作用”,法律的監管還存在空白。(記者 朱琨)

                責編:王金
                0
                我要評論
                用戶名 注冊新用戶
                密碼 忘記密碼?

                專題推薦

                男神來襲,哪款才是你的菜?

                男神來襲,哪款才是你的菜?

                娛樂圈男神女神當道,個個生的個唇紅齒白傾國傾城...

                5月影市前瞻

                5月影市前瞻

                五月影市作為暑期檔頭一炮,其中隱藏著幾枚重磅炸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