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輛輛施工機械揮舞著長臂,一字排開清淤、挖溝、開渠……12月18日,記者來到范縣革命老區采訪,所到之處總能見到這樣熱火朝天的水利建設場景。
革命戰爭時期,范縣所轄的顏村鋪村是冀魯豫邊區根據地首府所在地,也是邊區政治、軍事、文化中心,有邊區“小延安”之稱。如今的范縣雖然仍是國家級扶貧開發重點縣,財政實力弱,但該縣卻抓住冬季農閑之機,投入巨資,大搞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努力為未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打下堅實的基礎。
彭樓灌區高效節水示范區是范縣重點建設的節水改造項目,設計灌溉面積31.08萬畝,灌區人口25萬人。自2009年開始節水改造以來,連續三年完成投資4500余萬元。項目實施后灌區年節水量220萬立方米,新增灌溉面積0.44萬畝,新增糧食生產能力88萬公斤。
記者見到灌區內的陳莊鄉村民康獻菊時,她正組織人員挖藕。原來灌區改造后,陳莊鄉蓮藕種植面積達2萬畝以上,建成了集生態種植、高效農業、觀光旅游等為一體的特色產業園,成為“黃河水鄉、生態陳莊”。
范縣水利局負責人介紹說,“原來老百姓引黃河水澆地,水從渠首到地里需要兩三天。現在襯砌過后,滲漏減少,流速增加,水3個小時就可以引到地頭。”
如今,全縣發展綠色水稻種植30萬畝,綠色蓮藕種植3萬畝,稻田泥鰍養殖2萬畝,高效設施農業園10個,培育壯大了天灌米業、國大泥鰍等30家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帶動農民增收5000多萬元。(記者 李運海 通訊員 程瑞啟)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