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任務”告訴我們什么

                2012-11-25 07:11 來源:大河網-河南日報

                  所謂“社會建設”,從正向看,就是要在社會領域不斷建立和完善各種能夠合理配置社會資源和社會機會的社會結構和社會機制,并相應的形成各種能夠良性調節社會關系的社會組織和社會力量;從逆向說,社會建設就是根據社會矛盾、社會問題和社會風險的新表現、新特點和新趨勢,不斷創造和完善正確處理社會矛盾、社會問題和社會風險的新機制、新實體和新主體。這就是說,離開更加公平合理地配置社會資源和社會機會,就不可能真正理解社會建設的本質。

                  十八大報告的第七部分提出加強社會建設的具體任務包括以下六個方面,即: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推動實現更高質量的就業,千方百計增加居民收入,統籌推進城鄉社會保障體系建設,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這六個任務,指出了在我國合理配置社會資源和社會機會需要特別關注的領域,也就是社會建設前述內涵的主要外延和所指。

                  在作為民族振興和社會進步基石的教育領域,如何實現社會資源和社會機會的合理配置?十八大報告很有針對性地提出:大力促進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資源,重點向農村、邊遠、貧困、民族地區傾斜,讓每個孩子都能成為有用之才。

                  在作為民生之本的就業領域,如何實現社會資源和社會機會的合理配置?這就要貫徹勞動者自主就業、市場調節就業、政府促進就業和鼓勵創業的方針,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和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健全人力資源市場,完善就業服務體系。健全勞動標準體系和勞動關系協調機制,構建和諧勞動關系。

                  在全國人民最關心的收入領域,要實現社會資源和社會機會的合理配置,就必須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實現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發展同步、勞動報酬增長和勞動生產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顧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多渠道增加居民財產性收入。規范收入分配秩序,保護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調節過高收入,取締非法收入。十年增加一番,是個意義深遠的宣告,意味著中國人創造的財富要成為本國人的福利,就要大量減少流向外國、成為外國人福利的那一部分。

                  在作為保障人民生活、調節社會分配的一項基本制度的社會保障領域,要實現社會資源和社會機會的合理配置,就要堅持全覆蓋、保基本、多層次、可持續方針,以增強公平性、適應流動性、保證可持續性為重點,全面建成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擴大社會保障基金籌資渠道,建立社會保險基金投資運營制度,確保基金安全和保值增值。加強保障性住房建設和管理,滿足困難家庭基本需求。

                  而在作為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必然要求的健康領域,要實現社會資源和社會機會的合理配置,就要堅持為人民健康服務的方向,堅持預防為主、以農村為重點、中西醫并重,按照保基本、強基層、建機制要求,重點推進醫療保障、醫療服務、公共衛生、藥品供應、監管體制綜合改革,完善國民健康政策,為群眾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

                  很顯然,離開這些關鍵領域的社會資源和社會機會的合理配置,那么,加強社會建設,就會成為一個空殼、成為一句空話。完成這些任務,都是非常艱巨的,要克服很多困難,破除很多障礙,做出很多努力,付出很多代價!(鄭杭生)

                責編:王濤
                0
                我要評論
                用戶名 注冊新用戶
                密碼 忘記密碼?

                專題推薦

                男神來襲,哪款才是你的菜?

                男神來襲,哪款才是你的菜?

                娛樂圈男神女神當道,個個生的個唇紅齒白傾國傾城...

                5月影市前瞻

                5月影市前瞻

                五月影市作為暑期檔頭一炮,其中隱藏著幾枚重磅炸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