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塊小麥,每畝輕輕松松就能打1000多斤。”6月3日,在永城市大王集鄉李月樓村頭的一塊麥田旁,50多歲的村民孫勝民一臉得意地告訴記者。
在他的身后,一望無際的麥田在一陣微風中掀起一輪金色的麥浪。
“不只是他家的小麥,今年永城絕大多數小麥畝產都能超過1000斤。在小麥高產創建示范方,小麥畝產能超過1300斤。”隨同記者采訪的永城市農業局總農藝師田沖說。
據田沖介紹,今年永城市小麥生產是近幾年最好的一年,其中有氣候條件適宜、管理到位的因素,同時也因為政府大力實施小麥良種補貼和小麥高產創建示范帶動。特別是主推品種如周麥16、周麥22、矮抗58、豫教5號等,覆蓋面積達90%以上,為永城小麥穩產高產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在位于永城市黃口鄉田莊村的小麥高產創建示范方,記者看到,金黃色的小麥健壯整齊,顆粒飽滿,幾位技術人員正在測算畝穗數和穗粒數。
“這塊地選種了幾種不同的小麥,目的是測試哪種小麥更適合永城的氣候、土壤條件。同樣的氣候、土壤、管理條件,這幾種小麥有的一畝地能收1250斤,有的能達到1300斤,但有的只能收1200斤。別看只有近百斤的差別,永城171萬畝小麥,就是個大數字了。”田沖說,“所以小麥要高產,良種很關鍵。”
因此,多年來,永城市對良種推廣非常重視,良種覆蓋率已達95%左右。農機人員不僅測土配方施肥,而且測土推廣良種,針對不同的土質向農民推薦不同的良種,使良種與耕地的結合達到最佳。
采訪中,田沖也不無憂慮地告訴記者,國家給予每畝耕地10元錢的良種補貼。現在良種補貼的發放方式由補貼到種子上改為直接發放到農民手里,這對于減少補貼發放中間環節,避免個別不法種子經銷商侵占農民利益,讓農民自主選購滿意的良種,很有意義。但是,現在也出現了個別農民圖省事、省錢,使用自己上年留下的小麥當種子的現象。
田沖將記者引到另外一塊麥田旁。這塊地里的小麥,既夾雜了大量大麥,還有許多與主品種不同、麥稈瘦長、麥穗較小的品種,和使用良種的地塊相比,顯得雜亂無章、參差不齊。
“今年還不會有大問題,畝產也能超過1000斤。但明年如果再用這樣的品種,肯定會減產。”田沖說,“希望政府能盡快找到一個有效的良種補貼發放辦法,讓良種補貼真正起到作用。”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