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商報記者從省政府辦公廳了解到,我省已出臺地方病防治“十二五”規劃。
規劃提出,到2015年,基本消除重點地方病危害,其中,要持續消除碘缺乏危害,有效控制飲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砷中毒及水源性高碘甲狀腺腫危害,基本消除大骨節病,全面消除克山病。
現狀
最突出的地方病
是“碘缺乏”和“氟中毒”
我省是全國地方病流行較為嚴重的省份之一,18個省轄市不同程度地存在地方病,主要有碘缺乏病、水源性高碘甲狀腺腫、地方性氟中毒、地方性砷中毒、大骨節病和克山病。
具體來說,水源性高碘病區和地區分布于商丘、開封、新鄉、濮陽4個省轄市的20個縣(區)。
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分布于洛陽市的3個縣。飲水型地方性氟中毒分布于17個省轄市的126個縣(市、區)。在4個省轄市的6個縣發現生活飲用水砷含量超標。
大骨節病分布于洛陽、三門峽市的5個縣(市)。克山病分布于洛陽、三門峽市的3個縣(市),受威脅人口約46.5萬。
河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地方病研究所副所長鄭合明說,我省最突出的地方病是碘缺乏病和飲水型地方性氟中毒。
鄭合明介紹,飲水型地方性氟中毒主要分布在除濟源外的17個省轄市。
國內一位進行過多地調查的知情人士曾透露,冀魯豫三省交界處的河南省清豐縣所轄村莊多為高氟水,以清豐縣羅屯村、前大流村為例,這兩村處在苦水區邊緣,地下40米到180米存在微咸水,兩村飲水井深不足170米,因此村民還是在飲用微苦咸水。
分析
專家建議改善飲用水
業內專家認為,解決高氟、高砷,比較有效的措施是,集中供水統一處理,飲水源改成潔凈水。
地方病多與飲用水有關,因此在各個時期對其治理重點都放在改善病區飲水條件上。
具體辦法是,在水資源不豐富的地區,要繞開“毒”水很難,首先需找優質地下水,打井取水;不能找到地下水的,則需做改水工程,對高砷、高氟水進行改造;或者建設水利工程,從其他地方引水。極少數地區,由于無法找到清潔合適的水源,只有搬遷。
在鄭合明看來,要在5年內實現消除地方病的目標,必須把各種措施落實到位,包括鹽業供應、飲水工程改造等。地方政府要時刻保持警惕,完善和強化防治措施,否則地方病還會復發和反彈。
拿河南沁陽市、獲嘉縣、滑縣來說,有媒體披露,受惠于全國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這些地區許多村打了深井,但并非所有村都喝上了放心水。因為部分地區井深少于最初設計規劃的米數,每天只定時放水,其余時間屬斷水狀態,村民如不能及時接水,則只好飲用不潔的其他水源。
目標
100%消除克山病,持續消除碘缺乏危害
為了防止地方病的持續危害,河南一直在努力,在剛剛出臺的“十二五”規劃中,又提出了具體目標。
其中,將持續消除碘缺乏危害。葉縣和魯山2個縣達到消除碘缺乏病目標,其他縣(市、區)保持消除碘缺乏病狀態;有效防止出現地方性克汀病新發病例;人群碘營養水平總體保持適宜狀態。
還要有效控制飲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砷中毒及水源性高碘甲狀腺腫危害。同時,要基本消除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危害。
同時,要基本消除大骨節病,消除大骨節病的病區村達到95%。
此外,全面消除克山病,消除克山病的病區縣達到100%。
鄭合明表示,“要求在‘十二五’期間‘消除’各種地方病的目標,是這份防治規劃的最大變化和最大亮點。”與我省“十一五”地方病防治規劃相比,“十二五”期間,我省地方病的防治任務十分艱巨。
措施
如期完成改水工程建設
為了更好地完成防控目標,本次規劃還提出了一些具體措施。
如對于防治碘缺乏病,我省將繼續以食用碘鹽為主。在堅持普及碘鹽的同時,合理布設不加碘鹽的銷售網點,方便因疾病等原因不宜食用碘鹽的居民購買。
水源性高碘病區和地區,繼續做好不加碘食鹽供應工作,優先在水源性高碘病區開展改水降碘飲水工程建設。
此外,要在尚未完成改水任務和新發現的飲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區、水源性高砷地區,如期完成改水工程建設工作。
在鄭合明看來,把地方病納入醫保或新農合覆蓋范圍,國家免費或補償治療將從根本上解決偏遠、貧困地區的地方病問題。目前我省只有“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納入了醫保范圍,其他地方病都不在醫保之列。
而國內部分地區如甘肅省,今年已將克山病、大骨節病等9種地方病治療納入2012年新農合門診特殊病種統籌補償范圍,報銷比例為70%。
鏈接
克山病
一種地方病,目前一般認為是缺硒造成的,亦稱地方性心肌病,于1935年在我國黑龍江省克山縣發現,因而命名克山病。
主要病變是心肌實質變性,壞死和纖維化交織在一起,心臟擴張,心室壁不增厚,附壁血栓常見,光鏡下可見心肌變性壞死。
碘缺乏病
我國除上海外全國各省市、自治區都有不同程度的流行區,估計有7億多人居住在缺碘地區。
碘缺乏病有多種表現形式,主要為地方性甲狀腺腫、克汀病和亞克汀病等。在碘缺乏區有一部分流產、早產、死產、先天畸形、單純聾啞等也被認為是缺碘所致。食鹽加碘是防治該病的重要措施,但專家認為每天食用6克以下才安全。
地方性氟中毒
地方性氟中毒主要是由于飲水或食物中含氟量過高,造成人體攝氟量過多,導致牙齒和骨骼發生病變,在臨床上分別稱為氟斑牙和氟骨癥。氟中毒最簡單的甄別辦法是牙齒變黑。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