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 社會新聞 > 正文

                閃婚后“蛇蝎丈夫”指使同伙殺妻騙保300萬

                2016年09月21日08:01  來源:新聞晨報

                5034

                  一對男女,通過微信認識,相處了13天后就領證結婚。這段“閃婚”的表面,是丈夫對妻子無微不至的照顧——動不動就買金首飾、蘋果手機、電動摩托車等。可奇怪的是,他又在領證后的第3天和第5天,接連為妻子購買兩份人身意外保險及一份旅游意外險,保金共計達450萬元。到了婚后2個月零5天,妻子就溺亡了。這起殺妻騙保案很快就被偵破,丈夫李某及同伙同某最終被法院以故意殺人罪判處死刑及死緩。昨天下午,該案在浦東法院公開審理。

                  保險買了,而被保險人也確實發生意外了,2份人身意外保險到底應不應理賠?被害人的家屬將拒賠的史帶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告上法庭,并提出了300萬保險金的賠付訴求。昨天下午,該案在浦東法院公開審理。

                  婚后接連給妻買巨額保險

                  2013年5月10日上午7時許,常州龍虎塘派出所接到群眾報警稱,一電子產業園人工湖里漂著一具女尸。

                  當天16時多,一名李姓男子到派出所報警稱,其妻廖某5月9日晚騎新買的電動車外出后至今未歸。經李某辨認,從人工湖里打撈上來的死者即為廖某。民警深入調查發現,李某今年2月離婚,當月20日通過微信認識廖某,兩人在認識僅13天后,于3月5日便領了結婚證。

                  經了解,3月8日和10日,李某分別為廖某購買了兩份人身意外險,保金共計達300萬元,隨后不久又購買了一份旅游意外險,保金150萬元。并把受益人從法定繼承人改為李某本人。5月9日,廖某死亡。

                  警方同時了解到,李某沒有正當職業,平時開賭博機為生,外面有四五十萬元欠債。

                  指使同伙制造“事故”殺妻

                  警方從廖某手機通話記錄中發現,事發前幾日,一個尾號“716”的手機號曾發短信邀請廖某去案發現場。警方進一步查證,該號碼事發前可能為一名周姓男子使用。而周某是李某的老鄉,兩人系同學,長期跟著李某“混”。

                  在確認李某和周某有重大作案嫌疑后,警方決定實施抓捕。到案后,周某交代了作案過程。隨后,李某也詳細交代并自行書寫了伙同周某實施殺害廖某騙取高額保險金的犯罪事實。

                  原來,李某認識廖某并與之結婚的目的,就是為了殺妻騙保。為了讓“事故”更加真實,李某讓周某勾引廖某,周某通過送廖某電動車等禮物,與廖某發生了性關系。周某約廖某出來,騎電動車載她在電子產業園里兜風,故意將車開入人工湖中,將廖某的頭按在水中,致其溺亡。廖某死亡時,距其結婚僅僅兩個月零5天。

                  事后,檢察機關已就李某、周某故意殺人案向法院提起公訴。法院公開宣判,判處李某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 判處周某死刑,緩期二年執行。

                  死者家屬提繼續履行保單

                  因為李某被判定故意造成被保險人死亡,喪失保險受益的權利。而廖某家人則認為,他們具有保險金的繼承權。從而要求保險公司對兩份人身意外保險繼續履行,但遭到了受保的史帶保險公司的拒賠。無奈之下,廖某家人將史帶保險告上法庭。

                  法庭上,廖某的家屬方認為,人身意外保險是死者所購買,雖然是被別人雇兇所殺,但確實是個“意外”,雖然李某因為涉嫌犯罪喪失了收益權,而三名原告系死者廖某第一順位繼承人,有權要求被告給付保險金。依法享有的受益權,相應權益由其他三位原告享有。故要求保險公司給付保險金300萬元,并按銀行同期貸款利率支付自2016年3月14日起至給付之日止的利息,承擔訴訟費用。

                  史帶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則認為,李某的行為構成保險詐騙罪,因其故意造成廖某身故,所以涉案保險合同屬于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的行為,主張涉案保險合同應該屬于無效合同,保險公司也無需承擔義務。此外,保險公司認為根據相應的法律規定,投保人殺害被保險人的,保險公司不承擔法律責任。

                  廖某的家屬在庭上提供了一份公證書,證明廖某在保險公司處投保意外保障險,保單生效時間2013年3月9日至2014年3月10日。

                  廖某家屬認為,保單的投保人是廖某。刑事判決書沒有明確載明投保人是李某,只是載明李某購買,不能認為李某購買就是投保人是李某。李某當時在和廖某溝通購買保險的時候,李某故意讓廖某看到其為前妻購買的保險單,廖某遂產生了也購買保險單的念頭,在此情況下,李某幫其詢問保險購買事宜,而且據向刑事案件法官了解,保險公司曾經有電話錄音向廖某電話詢問其投保意愿并進行錄音。廖某明確表示該保險是她要購買的。

                  對此,史帶保險公司則辯稱,李某才是投保人。“李某與保險網客服的通話錄音、錄音文字稿,均證明了李某實施了投保行為,其通過網絡、電話向中民網咨詢購買涉案保險并取得變更受益人所需提供的資料,實際投保了涉案保險。”實際操作人是李某,登記的是廖某。從刑事查明的資料和認定,投保人就是李某,在此情況下存在騙保。現在沒有證據證明廖某有自己投保的意愿,反而有證據表明都是李某在操作。

                  法院將擇日對該案做出判決。

                文章關鍵詞:閃婚;殺妻;騙保 責編:王文靜
                5034

                相關閱讀 換一換

                • 大齡青年閃婚 丈夫婚后不愿同房妻子抑郁

                  一對大齡青年,在相親角經父母撮合后閃婚,可婚后不到半年,妻子竟提出離婚,理由是丈夫拒絕與她同房。劉小姐今年32歲,在武漢一家大型企業當行政文員,她研究生畢業后,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對象,父母每天催著她去相親。

                • 重慶2名單身男女公司聚餐 相處4小時閃婚

                  張燕說,她和唐西交談中,發現兩人都有遭父母逼婚的窘遇,話題就此打開。到聚餐結束,張燕發現,要是和唐西耍朋友也不錯,有同樣遭遇,有共同愛好,而且唐西比自己高,對人友善,是一個不錯的結婚對象。

                • 鹿鼎記雙兒被曝閃婚法拉利之父 男方身價上億

                  現年39歲的陳少霞曾在情路上有坎坷經歷,不過3日有報道她苦盡甘來,認識了有“中國法拉利之父”之稱的李文輝,兩人拍拖半年已閃婚。

                • 廣東一孕婦結識8天閃婚 生子上戶籍后馬上離婚

                  為了給未婚先孕的孩子能合法出生、辦理戶口,廣東韶關市曲江區一名孕婦與一名僅認識8天的男子結婚。據此,該院判決準許原告與被告離婚;原告應返還收取的彩禮及金器折現共19206元給被告。

                • 孕婦結識8天閃婚 生子上戶籍后離婚

                  為了給未婚先孕的孩子能合法出生、辦理戶口,廣東韶關市曲江區一名孕婦與一名僅認識8天的男子結婚。據此,該院判決準許原告與被告離婚;原告應返還收取的彩禮及金器折現共19206元給被告。

                • 60后大叔戀上離婚70后美婦閃婚 結婚1年鬧離婚

                  “70后”張艷(化名)與“60后”男子楊浩(化名)通過網絡相識,結婚不到一年欲離婚。2016年3月張艷以婚前接觸時間太短、對楊浩的情況不了解、二人性格差異較大等為由,向法院提起離婚訴訟。

                • 未領證先“閃婚” 婚后四天生事端兩家人鬧糾紛

                  當今社會,隨著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閃婚”這一現象越來越普遍,但是“閃婚”帶來的問題和隱患也十分明顯。日前,襄城縣庫莊人民調解委員會就處理了一起因“閃婚”而發生的婚姻糾紛。

                • 女子閃婚老渣男 趕走小三被索15萬分手費

                  那個女人一直守著他,他家除了一套房子真是一窮二白,他曾經想趕走那個女人,可她畢竟照顧他媽十幾年了,他媽把她當作一家人了。洪磚答:想得美,依我對女人的了解,估計她是想知道你過得好不好,如果不好,那她就放心了。

                • 女子閃婚56歲渣男 趕走"舊小三"被索15萬分手費

                  那個女人一直守著他,他家除了一套房子真是一窮二白,他曾經想趕走那個女人,可她畢竟照顧他媽十幾年了,他媽把她當作一家人了。洪磚答:想得美,依我對女人的了解,估計她是想知道你過得好不好,如果不好,那她就放心了。

                • 大媽假扮80后與農村單身男閃婚 卷走彩禮錢失聯

                  王某行為已構成了詐騙罪,被判處其有期徒刑一年七個月,并處罰金兩萬元,并將已揮霍的贓款追繳后還給被害人。

                • 新聞
                • 財經
                • 汽車
                • 體育
                • 娛樂
                • 健康
                • 科技

                慢新聞

                省招辦辟謠!網傳“河南50萬考生無大學可上”數據錯誤百出 為不實消息 省招辦辟謠!網傳“河南50萬考生無大學可上”數據錯誤百出 為不實消息

                推薦視頻

                高考前"最后一課":我的故事都是關于你

                i新聞

                新聞推薦

                網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絡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