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卡不離身被盜刷3.8萬 法院判雙方各擔半責

                2012-12-17 14:06 來源:成都商報

                  成都商報記者 王英占

                  怎么防范克隆卡

                  1 開通短信提醒業務,關注資金動向;

                  2 增加密碼保護,并保管好密碼;

                  3 刷卡消費時卡不離視線;

                  4 不要將卡交給他人使用;

                  5 發現被人異地盜刷后馬上就地刷一次,證明“不在盜刷現場”,并迅速掛失。

                  克隆的易

                  磁條卡 復制之易

                  在犯罪分子瘋狂作案的背后,凸顯了磁條卡的安全隱患。

                  佛山警方經偵部門一位人士告訴記者,各種各樣的卡,只要帶有磁條的,都能做成銀行卡,比如說超市會員卡等,通過復制器寫入空白磁條,就可以“克隆”一張銀行卡。而不法分子通常將微型讀卡器偽裝成一吸卡口安裝到ATM機或POS機上,獲取銀行卡卡號,再配合攝像頭拍到取款人取款時輸入的密碼。

                  實際上,磁條卡的安全痼疾早已為銀行界所熟知。一名銀行人士說,磁條卡保密性差,確實很容易被復制。銀行卡磁條有三軌信息,其中第二軌是卡號,只要將這三軌信息通過電腦軟件寫到空白卡上,就可以復制一張信息完全相同的卡。

                  防范的難

                  換芯片卡 成本之大

                  記者了解到,為提高銀行卡的安全性,目前央行正在推動的從磁條卡轉芯片卡的工作。銀行人士說,“如果說磁條卡儲存的是文字的話,芯片卡就可以儲存照片。二者存儲信息量不是一個量級,金融IC卡的芯片相當于一個微型電腦,保密性較強?!?/p>

                  事實上,芯片卡在我國存在已有多年,但遲遲難以推廣的主要原因是成本較高。據稱,一張普通的磁條卡成本只有幾元,而一張金融IC卡的成本要十幾元。銀行人士表示,如果說一張芯片卡的成本為10元,替換20億張磁條卡就需要200億元,而ATM機和POS機的改造成本更高,普及芯片卡必將是個艱苦而漫長的過程。

                  (綜合新華社 晶報)

                  爭議的點

                  密碼泄露 誰之責

                  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向記者提供的資料顯示,克隆卡盜刷案的爭議焦點多數集中在密碼泄露的責任上。由于持卡人很難證明密碼泄露不是自己的責任,在法院判決中經常得不到支持,合法權益難以得到保障。

                  法學專家張民安告訴記者,從目前破獲的案件看,密碼的泄露多源于不法分子偷窺,因而持卡人自我防護是關鍵。當然,銀行、持卡人、特約商戶、收單機構等都應當對銀行卡的使用履行義務,這樣才能真正保障銀行卡的安全使用。

                責編:周艷博
                0
                我要評論
                用戶名 注冊新用戶
                密碼 忘記密碼?

                專題推薦

                男神來襲,哪款才是你的菜?

                男神來襲,哪款才是你的菜?

                娛樂圈男神女神當道,個個生的個唇紅齒白傾國傾城...

                5月影市前瞻

                5月影市前瞻

                五月影市作為暑期檔頭一炮,其中隱藏著幾枚重磅炸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