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下的生存套路
小武的大方和仗義,為他在這座高架橋下贏得了尊重。小武說,他和這座高架橋下的其他人不一樣,偶爾喝醉后,會教訓老三、小張他們,“不過,他們都讓著我”。
22日下午,高架橋下多了兩個人:小張和小峰。小張其實年紀已經不小了,他已經40歲,但小武仍以“小
張”來稱呼他。
在這座高架橋下,小武具有一定的話語權,四肢健全的小張會每天幫小武到附近村子的快餐店里買飯。小武說,他和這座高架橋下的其他人不一樣,他不喝酒也不吃“藥”,偶爾喝酒也只喝點啤酒,喝醉之后,他會教訓老三、小張他們,“不過,他們都讓著我”。
40歲的“小張”在這座高架橋下住了四五年了,來自曲靖富源的他,自稱早年來昆打工時,被人買去打黑工,“一分錢拿不到,還被打了一頓”。從此之后,小張選擇了自我放逐,住到高架橋下,每天在盤龍江下網捕魚為生,換點酒錢,每天喝兩瓶3.5元/瓶的包谷酒,剩下的錢買點面條,夜間城管下班后生火煮面。
小武的大方和仗義,為他在這個高架橋下贏得了尊重,雖然,他周圍有很多是四肢健全的流浪漢。
6月底,剛搬到高架橋下時,小武逐漸結識了很多“朋友”:有和他一樣住在橋下的、也有在附近跑運輸的駕駛員,“那些開車拉貨的也會過來找我們聊天”。剛到昆明,小武手頭還算充裕,在和一個駕駛員愉快交流了一個下午之后,小武提議請大家去附近唱卡拉 OK。
二三十號人浩浩蕩蕩來到附近一家KTV,門口保安阻止了這支衣著骯臟不整的隊伍,作為請客人,小武從朋友的背上跳下來,走到前頭跟保安理論。“我告訴保安,我們有的是錢,你們不就是為了賺錢才開KTV?憑什么不讓我們進?”三五個回合的交鋒之后,小武帶著隊伍順利開到了一個大包房,大家歡歡喜喜唱了一個晚上,小武為此花掉1000多塊錢。
第二天,這名駕駛員專門來高架橋下找到小武,“他說,你身有殘疾都能這么大方,我必須得請你們去玩一回”,這天晚上,小武又招呼著在高架橋下認識的二三十號人再次浩浩蕩蕩奔赴KTV。小武說,那些天是他來到昆明最快樂的日子。
7月底的一個傍晚,高架橋下來了一個醉醺醺的流浪漢,當時住在小武旁邊的是一位正在生病的人,醉漢想在小武和病人之間擠出一塊空間來,“我告訴他,這個地方不是誰的家,誰都可以來住,但是,我們現在這個地方確實擠不下了,而且還有人生著病,我不允許他擠進來”。就這樣,兩人爭吵了起來,身體健全的醉漢站在水泥墩下“邀請”小武打架。盛怒之下,小武坐在水泥墩上,兩拳就打斷了對方的肋骨。這個事讓小武第二次進了派出所。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