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錄雪改造的“房車”。
陳錄雪攙著年邁的老母親游覽朝天門碼頭。通訊員 周健強 記者 吳珊 攝
商報見習記者 王楊 幾年前,為了滿足90多歲母親看遍祖國山山水水的心愿,成都雙流縣的孝子陳錄雪買來一輛二手轎車,改裝成三層“房車”,帶著母親周游全國。國慶期間,陳錄雪夫婦開著“房車”,帶母親專程趕到朝天門看兩江水……
“媽媽,你看,這邊就是長江,那邊是嘉陵江。”國慶期間,四川成都人陳錄雪夫婦帶著母親余婆婆來到朝天門,看滔滔江水。據悉,這只是他們“房車”自駕游的其中一站。昨日,陳錄雪一家三口已抵達廣州。接下來,他們將選擇去港澳或一路北上旅游。
“重慶夜景好漂亮”
網友“冬天也溫暖”10日在大渝網論壇發布了一段近10分鐘的視頻。視頻記錄了陳錄雪一家國慶期間在朝天門看江賞水的情景。
記者從視頻中看到,頭發有些花白的陳錄雪攙著年邁的老母親余婆婆在朝天門碼頭上散步賞景。身體單薄的余婆婆有些許佝僂,右手拄著拐杖。陳錄雪則一直弓著身,盡量貼近母親耳朵為她講解。“媽媽,快看那邊的山,半邊山;還有大船,就是你說像皇宮的船哦。”
石橋鋪的周健強先生是視頻的拍攝者。他告訴記者,“陳錄雪講解得很耐心,余婆婆話不多,聽著兒子的講解,偶爾點點頭。”周健強回憶,由于老人家耳朵有些背,陳錄雪大聲講解的聲音,吸引了不少游客的眼球。
60歲的陳錄雪昨日告訴記者,他是四川成都雙流縣人,母親生于1913年,今年99歲,妻子譚會勤也與他們一路同行。
“我們剛去過三亞天涯海角,前天到了廣州。”伴隨著車窗外“嗖嗖”的風聲,電話那頭的陳錄雪有些興奮。陳錄雪隨后將車靠邊停下,向記者講述了他們在重慶的故事。“我們在朝天門待了一天一夜。白天看江,晚上看夜景。”
“長江水好看,重慶的夜景好漂亮。”余婆婆笑呵呵地在電話中告訴記者,她最喜歡大江大河,大山大樹,前兩天還在天涯海角看到了大海。
二手轎車變身三層“房車”
記者在視頻里看到,陳錄雪開的“房車”停放在朝天門碼頭上,引來了不少游客圍觀。記者看到,“房車”車頂上頂著一頂戶外帳篷,后備廂上則放著一個大鐵箱。陳錄雪告訴記者,這輛三層“房車”是他2007年初用3萬元買來一輛二手標致505轎車后,親手改造而來的。黑色轎車車身兩側分別粘有“孝行天下”和“孝母房車”等大字,在車廂頂面或車尾還有一行標語:“百歲母親游全國”,在車頭引擎蓋上,則用“孝敬父母兒女有責”一行字,將一顆大大的紅色桃心圍了起來。
陳錄雪說,這還不是這輛小車最與眾不同的地方。這輛經他親手改造過的轎車,可供4個成年人躺睡,還能做飯、洗澡、如廁……
“車頂上的帳篷是我的‘三樓’,我和我老婆住。”陳錄雪介紹,開車時,他就將車頂的帳篷平整地收在車頂的行李架上;需要休息時就把帳篷展開,再用一塊木板托著帳篷底部,展開后還有一把梯子支撐帳篷重量和供人上下。
在轎車的后備廂上有一間白身藍頂的小板房。“這個板房和車廂是連通的,是‘醫務間’。”陳錄雪說,他一直想招募一位醫務志愿者隨行,目前醫務間還空著,放些常用藥和常備的醫療器具。而轎車車身就是“一樓”。副駕駛座椅靠背被取下來,改造成了余婆婆的小床。
“媽媽睡‘一樓’,一是方便老人家上下,二是車廂里可以開冷暖氣,這樣媽媽才不會凍著或熱著。”陳錄雪說,雖然車子看起來很簡單,但他改造時把每一個細節都考慮進去了,要確保安全實用,“當時花了不少心思”。
讓媽媽舒舒服服地看風景
為什么要把轎車改成“房車”呢?陳錄雪向記者透露了事情的原委。
2006年,陳錄雪帶著母親到青城山短途旅游。“第一次進入景區,媽媽特別高興,說要是今后可以看遍祖國的山山水水,那該有多好。”陳錄雪說,當時他就在心底暗暗發誓,今后一定要帶母親游遍全國,舒舒服服地看風景。
2007年初,為了方便帶著母親旅游,陳錄雪買了一輛二手轎車。不料2008年,余婆婆不小心摔倒,右腿再也不能彎曲。這樣一來,余婆婆坐著也成了一件相當困難的事情。
“改造副駕駛是我的第一步。”陳錄雪說,四川境內的景點幾乎被逛遍了,而長途旅行開銷要大得多,為了省錢,他才開始逐步將轎車改造成了今天的樣子,并外出自駕游。
據了解,陳錄雪是四川廣安某單位的退休員工,妻子沒有工作。他每個月兩三千元的退休工資是家里的主要經濟來源,目前還有因買房欠下的十幾萬元沒還。陳錄雪說,他有兩個兒子,一個還在上大學。
“母親年近百歲,有任何愿望我都要幫她實現。”陳錄雪說,不能因為自己沒錢就不盡孝,“如果等到我們變成有錢人再盡孝,可能父母就不在了。”
“明年要帶著媽媽去西藏”
陳錄雪告訴記者,8月15日,他曾到南京參加了一個“圓夢”的電視欄目,他的愿望是“帶著母親去西藏”。而周健強就是他在節目錄制中認識的。周健強說,陳錄雪的愿望得到了該欄目組的肯定,并為他發了3000元的夢想基金。陳錄雪說,今年的全國游就是為明年帶媽媽去西藏“熱身”。
陳錄雪介紹,9月21日,他們一家三口從成都出發一路游玩趕到重慶,目前可能會在廣州做短暫停留。接下來,他們準備去港澳或經沿海北行,環繞中國一周。“9月下旬,我們翻甘孜境內海拔4300米的折多山時,母親一點高原反應也沒有,我相信她明年去拉薩一點問題都不會有。”
分享到:
保存打印關閉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