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控錄像顯示的士前后車牌均無
武昌警方接到小林的報案后,迅速成立“7·10”搶劫專案組,緊急展開調查。
專案組民警通過詳細回訪當事人,并調取案發地附近監控錄像,很快在錄像中發現了涉案車輛。這是一輛薄荷青出租車,車輛成色較新,后車窗有報紙遮擋。出租車頂燈、計價器、后顯示屏俱全,前后車牌均無。民警綜合這些信息判斷,涉案車輛極有可能是正規出租車,而不是“黑車”。
隨后,民警又調看了大量監控錄像資料,勾勒出該車案發前的行蹤軌跡:10日晚8時許,該車從江漢區人智里駛出,經漢口青年路、航空路、武勝路立交上長江一橋,晚8時43分下武昌彭劉楊匝道,沿解放路、民主路游蕩20多分鐘,直到晚9時許到達火炬路口載上小林。
在案發前的一個小時里,該車一直是空車運行,并未載客,這在高峰時段十分反常。警方在沿線調取上萬張“過車拍”高清照片,找到兩張涉案車的清晰照片,分別拍下了頂燈上的出租車公司名稱和當班司機頭像。
12日,辦案民警拿著照片前往出租車公司比對查找,但因當班司機頭像上部被遮陽板阻擋,出租車公司無法確認。公司調看旗下車輛GPS行車記錄,也未發現與涉案車行經線路吻合的出租車。
案情似乎一度陷入僵局。
作案司機心虛停班自露馬腳
辦案民警不敢懈怠,仍在出租車公司摸排走訪。
這時,一條異常線索讓民警精神一振:案發次日,出租車公司正班司機張某找到公司,提出車上再加一名代班司機,自己以后就不出車了。
民警馬上要求調出張某資料信息,通過與先前獲取的嫌疑人照片比對,發現正是同一人。出租車公司回頭再查張某當天的GPS行車記錄,發現當時該設備并未啟動。民警又暗自通過張某的熟人、朋友辨認,確定“過車拍”拍下的嫌疑人照片就是張某。
鎖定張某為嫌疑人后,民警通過技術手段偵查其行蹤,準備實施抓捕。
辦案民警徒步涉水4公里抓人
13日下午3時許,專案組獲得準確情報:當日下午6時許,張某將在漢口建設大道接車。專班民警穿上便衣緊急集合,從武昌出發前往漢口布控抓捕。
當時江城暴雨下得正急,抓捕組驅車行到武勝路附近時,遇上漬水堵車。當時離約定時間不到1小時,抓捕民警決定棄車步行前往接車點。
從武勝路到建設大道約4公里,數名民警跑步前往。涉案車當時也因堵車,比抓捕組晚到了20多分鐘。民警跟蹤發現,涉案車駛至香江路一汽車修理廠停下,一名打傘的男子行至車邊。
一名眼尖的民警低聲喝道:“就是他!”抓捕小組一擁而上,將張某撲倒在地。張某完全懵了,沒有任何反抗束手就擒。
押解途中,民警馬上對張某展開突審。在大量證據面前,他承認了當晚所為。隨后,民警前往張某在漢口北湖的住所,搜出小林的手機、銀行卡、學生證等物。
據了解,張某今年30歲,開出租車已有7年。此前,曾因吸食海洛因兩度被公安機關處理。
目前,張某的作案動機仍在進一步調查中。(記者 劉俊華 首席記者 鐘楠 實習生 吳阿娉)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