溺愛埋下了禍根
在馬曉琴的親屬看來,馬曉琴殺子,和兒子馬斌對她長期的折磨有關,而馬斌之所以這樣,和馬曉琴重男輕女,對兒子的過分溺愛有關。
馬曉琴先后嫁過3個丈夫,現任丈夫曾是她的第二任丈夫。兒子馬斌和女兒馬秀霞是她和第一任丈夫所生,前三次,每嫁一處她都帶著兒女,母子三人吃了不少苦。
由于婚姻多變,家庭困難,馬斌小學四年級就輟學了。1987年,馬曉琴嫁給現任丈夫楊成生下一子(楊東)后,兩人便離了婚。
1990年,馬斌15歲,馬曉琴的日子開始富足。那一年,馬曉琴攜子女嫁到了昌吉市,和第三任丈夫一起在硫磺溝經營煤礦,家里有了錢,她就用物質來彌補對兒女的虧欠。經常給兒子幾十元、上百元的零花錢,馬斌穿的、用的都比其他孩子好。
馬斌很貪玩,擔心兒子學壞,馬曉琴試圖讓兒子承擔一些煤礦的責任,但兒子根本不干。
在馬秀霞的記憶里,由于媽媽更疼哥哥,哥哥有時穿的一套衣服就好幾千元,每次只要哥哥開口,媽媽都會給很多錢,后來還給哥哥買了當時最流行的“太子”牌摩托車和十幾萬元的轎車,哥哥從窮孩子變成了“闊少爺”。
馬斌性格開朗,在外面認識很多朋友,經常和那些朋友混在一起,雖然馬曉琴也過問過,但根本沒有時間去看管兒子。
1995年,家人突然得知馬斌吸毒了,馬曉琴怒了,動手打了兒子,馬斌也做了保證,可保證從沒有算過數。馬秀霞說,看到哥哥毒癮發作,全身抽搐、痛苦的樣子,媽媽多少次淚流滿面,但心一軟,就給錢默許哥哥吸毒了……
和毒品搏斗輸了
馬斌知道吸毒的后果,可他就是改不了。在家人的說服下,他同意將自己關進屋里一個月不出門。可每次頂多管兩天,他就大哭大鬧,渾身難受,甚至以頭撞墻。看著兒子撞得滿臉是血,馬曉琴心又軟了。
1997年,22歲的馬斌因吸毒被勞教兩年,出來以后,所有的人都以為他這輩子都再不碰毒品了。然而沒幾天,他又復吸了。
“哥哥說自己無能,也恨自己不斷地發作毒癮給媽媽帶來麻煩,他無數次地想過重新做人,可就是從來沒有做到過。”馬秀霞說,哥哥身高178厘米,身體還算結實,可自從染上了毒品后,消瘦了許多,臉色發黃,眼神里看不到一點亮光。與之前相比,最大的特點就是懶惰。
后來,馬曉琴先后兩次掏錢送兒子去戒毒所,最多5天兒子就受不了跑了出來。她依然選擇了默認并掏錢給兒子買毒品。
迫于無奈,馬曉琴還向警方報了警。她希望通過再次勞教讓兒子戒毒。她對兒子惟一的要求就是做個不吸毒的正常人。可再次勞教兩年的兒子出來后依然吸毒。
親屬們說,2000年,因為家庭矛盾,馬曉琴再一次離婚,因惦記和楊成所生的小兒子,第二年她回到三坪農場和楊成生活在一起。
那次離婚,馬曉琴分得了200余萬元的資產。因為對兒子的“改邪歸正”已經不抱希望,馬曉琴分給馬斌兩套昌吉市的住房和兩套門面房后,打算和第二任丈夫一起安安靜靜地度過晚年。
常遭到威脅毒打
但事與愿違,馬曉琴后來的生活從未擺脫過兒子。沒錢花了,馬斌繼續找到三坪農場來,因為兒子的態度還算好,馬曉琴想來想去還是給了錢。甚至兒子后來問她要車,她也答應了。馬斌同母異父的弟弟楊東說,有時媽媽給哥哥幾千元,哥哥不到10天又回來要,最多的一次給了1萬元,可不到一個月又來了。3年前,哥哥要不上錢就開始打媽媽。
“媽媽時常嘆氣說,她這輩子也無法擺脫我哥了。”馬秀霞說,哥哥沒錢吸毒后,不是問媽媽要,就是賣房,4套房產慢慢地都賣光吸了毒品,連后來媽媽陸續給他買的3輛二手汽車也賣了,幾年來,她一次給哥哥幾百元的次數也超過了50次。
“這兒子就不是個東西,以前妹妹那么開朗的一個人硬是被折磨得不愛言語不愛笑了,才50來歲就患上了高血壓和心臟病。”馬曉琴的四姐說,好幾次她來看妹妹,都能看到馬斌來要錢。
“馬斌回家時經常帶一把匕首藏在袖筒里或別在褲腰帶上,一次馬曉琴沒有給兒子錢,兒子打得她身上多處發青,她跑到我家大哭了一場。”當地居民馬春花說,作為兒子,不孝不說,馬斌還攪和馬曉琴的生活,甚至動手打馬曉琴,放在哪個母親身上都接受不了,即便馬斌吸毒問馬曉琴要錢的事在當地人人皆知,可馬曉琴從來都不說兒子的壞話。
楊東也曾想保護媽媽馬曉琴,可馬曉琴擔心他的安危,堅決不讓他攪進來。“一次哥哥進了門,沖到媽媽跟前伸手要錢,聽說沒有,就動手打媽媽,我心里難受極了。”楊東說,家里的生活被哥哥攪亂了,媽媽也變得沉默寡言,經常一個人蹲在電視機前發呆,還得了健忘癥。
“去年有一次,馬斌手持匕首頂著馬曉琴的喉嚨,將馬曉琴逼到墻角,楊成上前拉架,被馬斌毒打了一頓。”當地居民馬冰霞說,馬斌有時會提前打電話讓媽媽準備錢,馬曉琴掛了電話就跑到她家躲藏起來。被兒子打得受不了,去年冬天,馬曉琴在三坪農場場部租了一間土房,住了3個月都沒敢回家。
馬曉琴在筆錄中寫道:兒子幾年前被確診為艾滋病病毒攜帶者,一次兒子要錢時她沒有給,兒子便拿著注射過毒品的針頭刺她的臀部,她嚇壞了,后來經疾控中心檢查沒有被感染才放下心來。馬曉琴的這段筆錄得到了親屬和鄰居們的確認。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