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大學擴招后,越來越多的青年有了上大學的機會,與之相伴隨的是大學生就業也日漸艱難。
日前,山東泰安的“本科生煎餅哥”,戴學士帽賣煎餅走紅網絡。“煎餅哥”畢業后曾多次就業,但社會實際與自身預期相距遙遠。這個年輕人最終選擇賣煎餅。他說:現在不談什么理想了,首先得活著。
資料鏈接
大學生“另類”就業
賣豬肉:陸步軒1985年以陜西省長安縣文科狀元的成績考入北京大學中文系,畢業分配至長安縣柴油機廠工作,后做過多種職業。1999年,在長安開了“眼鏡肉店”。2003年,因媒體報道“北大才子街頭賣肉”而出名。
當掏糞工:掏糞工這個入不了很多人法眼的職業,卻在兩年前的濟南市環衛局城肥二處,出現了80個人競爭的火爆場景。最終,5名大學生脫穎而出,如愿當上“掏糞工”,月薪2500元。但在很多人看來,這些大學生掏的不是糞,是事業單位的編制。
看廁所:2010年,南京市一家銷售環保廁所潔具的商家,招聘照看新型廁所的員工,要求“端莊,貌美,研究生以上學歷,具備一定英文會話能力,年薪10萬,謝絕大學本科學歷者報名”,引發網友熱議。有人質疑,商家有作秀之嫌。當副局長:今年4月19日,湘潭市岳塘區通過官方網站進行干部任前公示,其中擬選拔任用1991年出生的“90后”女干部王茜為區發改局副局長,此事引發網上輿論高度關注,網友戲稱其“湘潭神女”。后經調查最終取消了王茜參照公務員法管理機關工作人員資格;撤銷對王茜擬任岳塘區發改局副局長職務的決定。
每天清晨7點,楊玉龍從50公里外趕到泰安市區東湖公園旁的早市,停好三輪摩托,從車廂里取出一頂學士帽,仔細戴在頭上。
旁邊的攤販笑著說,本科生煎餅哥又來了。
楊玉龍,生于1985年。他也曾如其父母所盼,考上大學,將戶口遷出農村。但這種榮耀并未持續太久,在他本科畢業后的2年里,求職的艱辛和生活所迫,使他最終還是無奈地帶著媳婦和孩子回到老家。現如今,成為山東省泰安市街頭一個賣煎餅的小攤販。
每天,他都要騎著電動三輪車,在繁華的街道叫賣,還要小心翼翼地躲避城管。與眾不同的是,他戴著一頂學士帽,向路人散發的名片上聲稱要賣“中國最純的煎餅”,盡管買主們對此并不見得當真。
讀5年初中只為“考個好大學”
楊玉龍承認,自己不算一個刻苦的學生,但父母卻“逼著”他讀了5年初中,為了“打好基礎,考個好大學”。上高中時,因為喜歡,更因為學美術只上半天文化課,楊玉龍說服了父母,報了個美術培訓班。
2003年9月,讀完高一打算讀高二時,楊玉龍選擇了退學。他的專業課成績不錯,想退了學以社會青年身份參加高考。2004年7月,他第一次參加高考。先是通過了5所藝術類院校的專業課考試,名次均在前100名,文化課成績也過得去,能去當地的二類本科就讀,但心高氣傲的他不甘心,選擇了復讀。
直到2005年,楊玉龍才考入洛陽師范學院數碼設計專業。當時20歲的他比同班同學年長兩三歲。入學后,楊玉龍曾擔任班長和學生會干部。在大學,他一心想在專業上發展,開始嘗試參加國內外各類設計大賽,并陸續入圍中國大學生廣告藝術節學院獎、“和諧中國”公益設計大賽等。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