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頻道 > 深度 > 正文

                官員“塌方式腐敗”致國家巨額損失19億元

                2014-10-30 09:25 來源:新華網

                  安徽省原副省長倪發科,因涉嫌受賄、巨額財產來源不明,日前被提起公訴?,F年60歲的倪發科,被當地人評價有兩個突出特點:“有能力、有魄力”和“愛玉成癡”。但當能力、權力與欲望掛鉤,引發的便是“塌方式腐敗”。

                  收受和田玉價值1200萬元,幫人低價購買探礦權,不惜挪用國家保障房用地指標;20多次收受賄賂,從財政中挪用6億元對“礦老板”“超常規獎勵”……在倪發科“權力圈”中,安徽六安市、國土系統、地礦系統的多名廳級官員因貪腐獲刑或受審,他們為“礦老板”非法獲利提供幫助,致國家財產損失接近19億元。

                  “好玉之徒”的“欲壑”:受贈玉石之豐可辦展覽

                  倪發科從蕪湖開始仕途,1999年調任安徽六安主政一方,歷任行署專員、市長、市委書記。2008年,倪發科當選安徽省副省長,直至5年后落馬。

                  作為副省長,倪發科還有多個社會兼職,安徽省珠寶協會名譽會長是其中頗不起眼的一個,卻暗示了他的愛好,也是他主要受賄領域。

                  據稱,倪發科愛好玉石始于在六安市任領導期間,當時六安本地發現了一種玉石礦,為培育成產業,市里邀請了多名全國玉石專家前來鑒賞、獻策,后發展產業未成,倪發科自己卻發展成了玉石愛好者。

                  據有關部門調查,倪發科“愛玉成癡”,說起玉石“頓感精神、眼睛發光”。平時看電視、看書,玉不離手,脖子上還要戴上一個玉石掛件;每到周末,把喜歡的玉石玉器鋪開,一件一件欣賞;每隔兩周,給精品玉石玉器逐一打蠟、上油;到外地出差,再忙也要擠時間到當地的玉器市場看一看,隨身攜帶小電筒、放大鏡,檢驗自己的賞玉水平,享受當專家和被認同的快感。

                  短短幾年間,倪發科儼然成了資深官員“塌方式腐敗”致國家損失19億元案調查 玉石收藏家,藏品之豐富可開辦玉石展。但這些玉石的來歷,卻并不那么“高雅”。

                  辦案人員調查,在倪發科的玉石收藏中,有很多來自商人、老板的“雅贈”,如安徽大昌礦業公司老板吉立昌、某房地產公司老板黃某等贈送的玉石,總價值達1200萬元。

                  對于玉石的經濟價值,倪發科當然心知肚明,品相一般的玉石,根本看不上眼。在他的“明示”與“暗示”下,多名老板四處“淘寶”,以投其所好。

                  為買到倪發科喜歡的和田玉,礦業老板吉立昌多次專程帶著玉石專家坐飛機去新疆,買回玉石供倪發科挑選。房地產公司老板黃某得知倪發科“好玉”,精心買了一件玉器送去,不料倪發科“笑納”之余并不滿意,稱“這塊玉石的白度不夠”。為此黃某另到玉石市場“尋寶”,又花了16萬元,買了一塊“更完美”的和田玉送給倪發科。

                  落馬后,倪發科承認,自己愛好玉石,覺得玉石是一種“高雅、文明、保值增值、掩人耳目的權錢交易”載體,滿足了“我對它現實價值的貪欲”。

                責編:王文靜
                我要評論
                用戶名 注冊新用戶
                密碼 忘記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