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頻道 > 深度 > 正文

                P2P正成為公募基金新流量入口 身份尷尬前途未知

                2014-07-04 08:39 來源:經濟觀察網

                  并不是每家P2P平臺都忙著跑路或瀕臨倒閉。有些P2P平臺正活得有滋有味,成為公募基金和券商的座上賓。相談甚歡后,已有不少P2P平臺和基金券商牽手成功。民生加銀與信融財富、廣發基金與PPmoney和是新近登記的兩對“新人”。而廣發證券借道子公司億元入股P2P平臺投哪網,則更是一個大膽的布局者。

                  P2P平臺正在成為公募基金新的流量入口。“他們看中的是平臺上有投資能力的資金賬戶。”翼龍貸董事長王思聰表示。在過去一年,基金公司觸網熱情高漲,凡是有資金沉淀的互聯網平臺都迅速被開發成新的銷售渠道。集聚著大量理財用戶的P2P平臺自然也成為其開拓的互聯網渠道。而不少P2P平臺上的小貸資產則是券商瞄上的獵物。多位P2P平臺負責人告訴經濟觀察報,券商上門談合作,最感興趣的還是信貸資產的證券化。

                  然而這些業務能否促成P2P第二春,還得看監管政策,畢竟目前P2P平臺的身份和合法性仍處于尷尬的模糊狀態。“合作以后,要是證監會叫停了,券商也會覺得很麻煩。”王思聰告訴經濟觀察報。

                  公募基金的新流量入口

                  早在今年春節后,PPMoney就放出欲與公募基金合作的消息,后華南幾家基金公司的相關負責人紛至沓來。“最后我們選擇了廣發基金。”PPMoney總經理胡新告訴經濟觀察報。6月20日,PPmoney宣布與廣發基金達成合作協議。在合作中,該平臺主要提供信息,起頁面導流作用,而投資流程則在廣發基金的后臺完成。

                  經過半年的研發,雙方的合作成果有望在7月份推出。經濟觀察報獨家獲悉,屆時將在PPMoney平臺推出一款名為“搖錢樹”的類余額寶產品。“搖錢樹”的交易結構和余額寶類似,本質上是內嵌在PPmoney平臺上的貨幣市場基金。另外,經濟觀察報從PP-Money了解到,“搖錢樹”首期只會對接一只由廣發基金提供的貨幣基金,但后期可能會對接多支來自不同基金公司的產品。

                  這意味著,PPMoney未來有可能向更多公墓基金開放客戶資源。PP-Money原名為萬惠投融,改名之后其定位也從P2P平臺逐漸過渡到互聯網理財平臺。因此,除了繼續在平臺上提供傳統的投資項目外,增加更多元的理財產品成為迫切需求。“‘搖錢樹’這個產品本身賺不了多少錢,主要是為了可以更好地服務平臺的投資者,讓他們多一個理財選擇。”胡新表示。

                  增設類余額寶產品,似乎正在成為P2P平臺的標配。有業內人士認為,P2P平臺此舉主要是為了增加資金在平臺的粘性。在此之前,陸金所推出類余額寶產品“陸金寶”,用戶開通“陸金寶”功能后,投資到理財產品的回款將自動購買平安大華日增利貨幣基金,年化收益率為2%-6%。

                  相較之下,P2P平臺更像是合作中最大的受益者。根據網貸之家數據,無論是PPmoney還是民生加銀所合作的信融財富,成交量并不靠前。P2P平臺究竟能給公墓基金帶來多大的開戶量和資金量仍值得質疑。

                  不過,對于目前正在積極探索互聯網金融的公募基金而言,廣撒網仍不失為策略之一。廣發基金副總經理肖雯此前對媒體表示,盡管P2P平臺蘊藏風險的同時,也有很大的機會。“我們希望能進行嘗試,摸索一些適合我們的機會。”

                  值得注意的是,PPMoney目前并未具有第三方基金銷售牌照。雙方的合作方式將直接決定是否存在違規風險。經濟觀察報從廣發基金和PPMoney了解到,雙方合作中,PPmoney作為入口,起導流作用,只負責提供交易信息。客戶接入后,整個投資交易、結算過程都是在廣發基金的平臺上操作。與此同時,購買完成后,資金進入其托管賬戶,該平臺并不經手。

                  “我們之間的合作模式類似于華夏基金和百度的合作。”廣發基金內部人士告訴經濟觀察報。在華夏基金與百度的合作模式中,投資人交易賬戶開戶、申贖交易、資金支付清算以及后續客戶服務等各個基金銷售業務環節均由華夏基金完成,百度僅起到流量導入的作用,未參與基金銷售業務。證監會曾對召開新聞發布會對外說明,華夏基金和百度的合作未涉及違規內容。

                  此外,經濟觀察報了解到,目前PPmoney正在籌備申請基金代銷資格,并組織人員參加相關的資格考試。

                  券商的意圖

                  找P2P平臺合作的金融機構,除了銀行和基金,券商的身影也開始出現。

                  經濟觀察報從多家P2P平臺獲悉,券商與P2P平臺合作主要有三方面訴求。一是,希望借助P2P的營銷平臺銷售自身的資管產品等。二是,券商認為某些P2P平臺上的小額貸款的資產質量較好,計劃通過信貸資產證券化的形式打包,再銷售給自己的客戶。三是,券商也想和P2P平臺展開類似貨幣基金的合作。“券商也有資金管理的能力和類似余額寶的產品,可以把P2P平臺上用戶的閑散資金有效利用起來。”人人聚財網CEO許建文告訴經濟觀察報。

                  聚集目標投資者的銷售渠道和質量較好的信貸資產,是P2P平臺上最吸引券商的兩大賣點。“把我們平臺的信貸資產證券化,這塊他們興趣挺大。”許建文稱,此前海通證券曾前來洽談。

                  然而,熱絡的業務探討后,至今尚未有落地的合作項目。“合作仍在談當中,但推進得比較慢。主要是政策不確定,推動力不夠。”許建文表示。

                  翼龍貸董事長王思聰也有同樣的感受。今年以來,有三四家券商找上門來,但最終都停留在“談”的層面。目前P2P平臺的身份和合法性仍處于尷尬的模糊狀態。“合作以后,要是證監會叫停了,券商也會覺得很麻煩。”王思聰告訴經濟觀察報。

                  最近有媒體報道,銀監會前主席劉明康9月將帶隊調研P2P。王思聰認為,隨著政策的明朗化,券商與P2P平臺之間的業務合作會越來越多,且逐漸落地。

                  除了政策之外,券商和P2P平臺尚未找到較好的資產證券化模式,也是雙方合作進展較慢的原因之一。“除了阿里小貸與東方資管的資產證券化之外,目前國內還沒有比較好的案例。”許建文說。

                  2013年6月底,東證資管-阿里巴巴專項資產管理計劃獲得證監會批復,成為首單獲批的基于小額貸款的證券公司資產證券化產品。在該專項計劃中,上海東方證券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作為管理人,以設立專項資產管理計劃的方式募集資金,購買阿里旗下小貸公司的小額貸款資產。

                責編:安文靖
                0
                我要評論
                用戶名 注冊新用戶
                密碼 忘記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