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頻道 > 深度 > 正文

                城市輸水管網漏失約15% 專家:1年漏掉2000個昆明湖

                2014-04-25 08:11 來源:《瞭望》新聞周刊

                  在黑龍江省水稻主產區樺川縣,水務局副局長艾新龍給記者算了一筆賬:“目前水田區地表水灌溉畝平均用水量為1000立方米,地下水井灌溉畝平均用水量為650立方米左右。”  內蒙古自治區水利廳的一位干部說,西部河套灌區總面積900多萬畝,年產糧食40多億斤,消耗40多億立方米地表水,相當于一立方米水換一斤糧。

                  中國的水資源現狀,已經到了要為每一滴水而戰的時刻,這句話并不是危言聳聽。

                  中國缺水令人擔憂,但當前中國水資源的浪費更加令人痛心疾首。

                  在農村,農業灌溉用水消耗量巨大,約占全社會用水總量的45%。《瞭望》新聞周刊記者近期在東北、西北、華北部分糧食產區采訪發現,許多農田仍在沿用相對粗放的灌溉方式,節水灌溉的面積相對較少,水資源消耗浪費巨大,有的農田產出甚至接近“一斤糧食一噸(立方米)水”的程度。

                  在城市,全國669個城市缺水70億立方米以上,若不超采地下水,城市水資源缺口將達100億立方米以上,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城市地下水水位迅速下降、地面沉陷、水源污染等現象紛紛出現,已成為制約城市發展的最大瓶頸。與之形成反差的是,“目前我國城市輸水管網漏失在15%左右,如果加大投入修整使漏失率降低到5%的水平,即可節水52億立方米。”原水利部水資源司司長、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國循環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吳季松說。這一數字保守計算相當于2000多個昆明湖水量,接近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年規劃調水量100多億立方米的一半。

                  更有甚者,記者近日在北方部分缺水城市采訪調查發現,“圈水造景”之風已到普遍乃至泛濫程度。地方政府動輒投資幾百萬、上千萬甚至幾十億元,或用橡膠壩“攔河造景”,或挖地成湖,或巨型噴泉林立,更有的不切實際大植耗水型樹種草皮。

                  農業用水:一斤糧食一噸水

                  作為最大“耗水戶”的農業生產,灌溉用水消耗量巨大。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從寧夏回族自治區水利廳了解到,寧夏農業灌溉年引水約63億立方米,扣除排走的水實際消耗約38億立方米,全區糧食年產量375萬噸左右,相當于一立方米水換來2斤糧。一位水利干部說:“當地最費水的是小麥,畝均用水550方,才打700斤,相當于一立方米水換1.2斤糧。”

                  在黑龍江省水稻主產區樺川縣,水務局副局長艾新龍給記者算了一筆賬:“目前水田區地表水灌溉畝平均用水量為1000立方米,地下水井灌溉畝平均用水量為650立方米左右。地表水灌溉的水稻畝產量在1200--1400斤,地下水灌溉的水稻畝產量在1000--1100斤。折算下來,一立方米地表水‘灌’出1.2--1.4斤水稻,一立方米地下水換來的水稻略多一些,也僅為1.6斤左右。”

                  內蒙古自治區水利廳的一位干部說,西部河套灌區總面積900多萬畝,年產糧食40多億斤,消耗40多億立方米地表水,相當于一立方米水換一斤糧。東部通遼灌區以地下水井灌溉為主,井灌水的利用率高,加上玉米產量高,能達到一立方米水換7斤糧。

                  為加強農業有效灌溉,我國近年來不斷加強農田水利建設投入力度。但據有關部門測算,目前我國農業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不足0.52,仍遠低于發達國家0.7以上的水平。記者在采訪中感受到,農業工程節水的配套建設仍然缺乏,“最后一公里”問題突出。

                  在位于松花江流域的樺川縣,當地4個灌區中只有悅來灌區的田間配套率達到80%以上,其他中小灌區的田間配套率只有40%左右。因此,悅來灌區的灌溉用水利用系數達到了0.54,其他灌區灌溉用水利用系數為0.46。

                  哈爾濱市水務局灌區管理處處長于潤波說,哈爾濱市灌區70%工程不配套,有的渠首工程都是臨時性的,供水更多是靠人來控制,而不是工程控制。目前,骨干渠道襯砌率能達到20%,大部分渠道仍是土渠。如果干渠能全部襯砌,用水系數就能達到0.6。以哈爾濱市的灌溉用水量,用水系數提高0.1,一年就可節水1億立方米以上。

                  此外,一些規劃項目進展緩慢,也影響了水利工程預期效能的發揮。東北某省一處灌區新泵站的建設,從1998年就開始謀劃,直到2009年才開工建設。而有的水利工程,已經規劃多年了還沒有動靜。對于水利工程建設滯后,有農民不解地說,“灌溉站既然花錢從江里把水提升上來,為什么不管理一下水渠滲漏的事兒?”

                責編:李宜馨
                0
                我要評論
                用戶名 注冊新用戶
                密碼 忘記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