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花,該如何綻放
“爆竹一聲一歲除”,提起過年,煙花總是繞不過去的話題。而在眼下這個年終歲尾,關于煙花爆竹的討論似乎不同以往。
每年一到春節,消防部門便如臨大敵,煙花爆竹雖然作為節日期間火災發生的罪魁禍首,卻一直難管難限。早些年雖曾有一些地方不堪火災致苦頒下禁令或嚴控,但在民意之下卻往往只能讓步收場。可2014年的春節,在國人對于霧霾前所未有的忌憚之下,我們似乎找到了少放煙花一個更加有力的理由。
煙花爆竹“燦爛一刻”,真的對空氣有影響嗎?
根據北京市環保局最新發布的一組“燃放煙花爆竹影響空氣質量”數據,歷年春節期間北京市各監測點的監測結果表明,燃放煙花爆竹對空氣中的PM10、PM2.5以及SO2濃度都有明顯的影響,污染物的瞬時濃度以及小時濃度會急劇增長,造成短時間內空氣嚴重污染。
從2006-2013年的監測數據來看,幾乎每年的除夕和正月十五夜間都會出現明顯的污染濃度高峰,除夕夜峰值出現在子夜0點到1點,全市平均PM10小時濃度最大值可以達到1014微克/立方米,是晚18點濃度的10倍。
以2013年為例,1月份北京市遭遇了多次重污染過程。春節前夕,市煙花爆竹安全管理工作辦公室做了大量宣傳引導工作,并以市政府名義發出建議,當環保部門發布極重污染天預報時,停止燃放煙花爆竹。雖然春節期間未發生重污染情況,廣大市民依然自覺減少燃放。2013年除夕夜間污染峰值也是燃放解禁以來濃度最低的一年。
北京市環保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方力也呼吁市民春節期間盡量少放煙花。“2013年北京市PM2.5年均濃度是89.5微克,2014年的平均濃度要在此基礎上下降5%,也就是要降到85微克。而除夕和十五放煙花的影響比較大,至少為全年貢獻了平均1微克的污染。”(千龍網,記者 柳杰)
習俗難改,民眾真的愿意嗎?
零點調查公司近日對18-35歲青年人進行了一項線上調查,最新公布的調查顯示,贊成“節制性燃放”及表示“今年春節將減少燃放量”的比例均超過六成;此外,在計劃燃放煙花爆竹的這些年輕人中,有近六成表示愿意選擇環保煙花。
近三成人支持完全禁放煙花
霧霾和PM2.5無疑是近幾年的熱詞,眼下春節臨近,還要不要放鞭炮,再次成為熱議的話題。
近日,環保部公布了2013年最后一個月的空氣質量情況,2013年12月,京津冀地區13個城市空氣質量平均達標天數比例為34.3%,平均超標天數比例為65.7%,重度污染占13.4%,嚴重污染占20.6%。就空氣污染情況而言,京津冀是“重災區”。
過去多數人關注煙花爆竹是因為出于安全或者是擾民考慮,但是近年來,由于多地霧霾天頻現,越來越多的人看到煙花爆竹集中燃放對于空氣污染的危害。
根據零點調查在北京、上海、廣州、天津、武漢及成都六個城市進行的一項關于過年是否燃放煙花的調查顯示,在接受訪問的青年中,有67.5%贊同“節制性燃放”,即“允許居民春節期間在限定時間及地點內燃放煙花爆竹”,24.9%認為“應該完全禁止”,僅5.7%贊成“完全解禁”。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