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頻道 > 深度 > 正文

                媒體刊秦光榮批昆明城建4000字文 學者稱批評少

                2013-11-02 09:26 來源:廉政瞭望

                  城建模式謀變?

                  在昆明城市規劃建設調研座談會結束后的第二天,被譽為“昆明上世紀第一高樓”的工人文化宮完成定向爆破。864公斤炸藥讓這座70米的高樓,在兩秒鐘內轟然倒地。

                  作為曾經的昆明第一高樓,工人文化宮承載了當地人許多美好的記憶。得知工人文化宮即將拆除的消息,許多昆明市民在文化宮建筑圍擋外照相留念。其中不少人還發出感慨:“一座樓使用不到30年就拆除,太可惜了!”

                  工人文化宮的命運,或許正是昆明近年來大拆大建的一個縮影,以至于有人形容說,“春城無處不飛花”。

                  在昆明建設系統工作了二十多年的張強告訴記者,用大拆大建來形容過去幾年昆明的城市建設,估計沒人會反對。至于大拆大建的效果如何,當然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秦光榮在講話中痛惜地說道:“在城市更新改造中,基本上采取大拆大建的開發方式,致使許多積淀豐富人文信息的歷史街區被拆除。”

                  云南省政協委員周文曙就表示,我們現在的拆遷,拆掉的是我們長期積淀下來的歷史和傳統文化,被改變了的是我們原有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習慣。中國人素來講究的是安居,這種“居”就是中國特有的建筑格局和建筑樣式,是典型的建筑傳統文化,從現代人的眼光看,也許這種建筑比較土,比較落后,但是通過拆遷以后,這些文化就隨之消失了,也找不到固有的生活方式和人文環境了。而在西方國家,城市的建設改造與傳統建筑、傳統文化的保護是齊頭并進的,是有序和有限度的,絕不會隨意亂來。

                  云南民族大學的一名教授,說起金馬碧雞坊(昆明標志性的文物保護單位)附近的老建筑不見蹤影,全部變身為CBD時,也是耿耿于懷:“昆明這座城市,從此失去了歷史感。”同時,這名教授也表示,說到大拆大建,中國其它城市也好不了多少,甚至有許多城市,力度比昆明還大。

                  但在采訪過程中,也有數名市民向記者表示,過去幾年,昆明因為大拆大建變得更漂亮,整座城市煥然一新。

                  省委書記的講話,無疑給昆明城建模式帶來一個反思與修正的機會。在與昆明建筑學界及媒體界人士聚會時,他們都坦言:“省里一把手發了話,力度肯定比民間呼吁大得多?!?/p>

                  昆明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的一名干部介紹,挨了省委書記批評,局里上上下下都很緊張?!爱吘惯€沒有誰敢把一把手的批評當耳邊風。有些處室的同志,國慶長假都在加班做整改方案?!庇绕涫菄鴳c長假后,《云南日報》又發表了秦書記的講話全文,大家感覺壓力不小。但他也承認,城市建設思路的調整,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甚至許多事,也不是建設系統就能決定的。

                  昆明市一名房地產商告訴記者,秦書記講話之后,規劃部門的各種限制開始明顯收緊。如果開發商違反提交的規劃方案建設,將面臨重罰。而且在以后的開發過程中,也要想辦法讓自己企業的項目與傳統文化的保護和開發沾上邊。(應受訪者要求,張強系化名。)(記者 龍在宇)

                責編:安文靖
                0
                我要評論
                用戶名 注冊新用戶
                密碼 忘記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