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頻道 > 深度 > 正文

                驢友遇難完全有可能避免 無預案完全硬著頭皮上

                2012-12-26 09:07 來源:新京報

                  棄包“可能扔的就是性命”

                  張志堅認為登山時“身不離包”是最基本原則,冬季雪天登靈山體力消耗是夏天的兩倍

                  新京報:在登山的過程中,副領隊把背包放在半路上,試圖“輕裝上陣”登頂,此舉是否妥當?

                  張志堅:我們登山的人,“身不離包”是最基本的原則,絕對不能把包留下!特別是這種探險性質的登山,一定要有裝備。背包里的東西,即使整個過程都用不上,也不能不背。在關鍵的時刻,假如你把這些給養、保暖、照明等的東西扔下之后,很可能扔的就是性命。

                  新京報:事發當天下午兩點多,當時雪很大,風也大,后來遇難的兩名隊員仍然沒有撤退,卻選擇繼續登頂。這成為了人們爭議的焦點。

                  張志堅:這個決定是錯誤的。

                  冬天太陽下山很快,而太陽下山之后溫度會迅速下降,在這種情況下,到了下午1點,就得趕緊往回撤了,否則回來的時候肯定就天黑了。而且,很多人以為下山容易,其實下山花的時間不一定比上山少多少。

                  新京報:那么,他們在冬季登靈山有哪些危險?

                  張志堅:第一是高海拔的危險。

                  我們這里講的是相對海拔,它實際上是反映了這次登山的基本運動量。靈山海拔2000多米,而山腳下海拔可能才幾百米,相對海拔有2000米左右。對一個平時沒怎么運動的人來說,一天之內,如果跨越超過1000米的海拔,就屬于比較難的了。而2000米的高差,要在一天之內去攀爬,如果沒做好充分的體能準備,是很難當天去、當天回的。

                  第二是冬季積雪的危險。冬季和夏季的登山很不同。

                  沒雪的時候,走路的難度主要體現在克服坡度上;而在有雪的時候,腳會陷在雪里,需要不斷做高抬腿的動作。所以,以靈山來說,冬季的體力消耗,是夏天的兩倍以上,對體能是巨大的考驗。加上雪覆蓋了之后,標志物不清晰。所以人很容易迷路。

                  第三是失溫的問題。

                  人的能量主要體現在溫度上。人的溫度下降的時候,實際上會消耗更多的熱量。當天,天氣預報最低溫度零下15攝氏度,加上海拔增加2000米,溫度還會下降12℃,強風下,靈山山頂的體感溫度估計在零下28℃到零下30℃。這么冷的條件下,如果還沒有裝備,人肯定熬不過晚上。很可能一坐在地上,就發現站不起來了。

                  新京報:為什么人們往往忽略了登山的危險性?

                  張志堅:現在的人們,往往混淆了戶外休閑和戶外探險的界限。戶外運動,由戶外生活、戶外休閑、戶外競賽、戶外探險四類組成,戶外探險是最高級別的戶外運動。戶外休閑的安全可控,但只要是戶外探險,一定是有危險的。

                  無預案“完全是硬著頭皮上”

                  張志堅認為除了必要設備和心理、體力準備外,還要了解山的登山歷史,分析既往事故的原因

                  新京報:你認為這支驢友團隊,準備如何?

                  張志堅:登珠峰,跟冬季登靈山沒有什么區別。充分準備后,就沒有什么問題。在這個隊伍里,只要有一個具備高山探險經驗的人,事情不至于這樣。這個人會在需要的時候,果斷地做下撤的準備。大家可能會抱怨“當初要是往上走就好了”。但是往上走的結果,很可能就是死。

                  除了必要的照明、保暖、帳篷睡袋、給養品、甚至加溫器具等裝備外,還要有體能、心理、資料上的準備。比如,要了解這座山的登山歷史,分析既往事故的原因,要有預案——這支登山隊,沒有任何的預案,完全是硬著頭皮往上走,結果就回不來了。

                  這次事故完全有可能避免。

                  新京報:您覺得,導致這次事故的根源是什么?

                  張志堅:最關鍵的,是他們登山的動機不純。為什么非要去登頂?我這次登不上,下次有沒有機會?

                  戶外運動,不應該把目的看得太重,而應該把注意力放在享受登山的過程上,到時候該撤的時候就可以撤了。雖然這回沒登頂,明白了自己準備跟現實還有很大差距,下回繼續準備挑戰就可以,干嗎非要登到頂呢?登到頂上能得到什么?功利心太強。

                  把登頂看得太重,才恰恰失去了登山本來的意義。登山,從技術上來講,是鍛煉身體,是不斷克服困難的一種過程,登不登頂不重要。如果把這個目的看得太重,到時候會導致自己和同伴的傷亡。

                  登山者要對大自然常存敬畏之心。我們現在已經不會談“征服”二字了。你怎么能征服大自然?大自然是我們的母親啊,你為什么要跟自己的母親過不去呢?敬畏不僅要尊敬,而且要畏懼。動不動就談征服,其實你征服了什么?即便你登到了山頂,風一吹,雪一下,你的足跡就沒有了,你任何痕跡就沒有了,何談征服呢?(記者 易方興)

                責編:安文靖
                0
                我要評論
                用戶名 注冊新用戶
                密碼 忘記密碼?

                專題推薦

                男神來襲,哪款才是你的菜?

                男神來襲,哪款才是你的菜?

                娛樂圈男神女神當道,個個生的個唇紅齒白傾國傾城...

                5月影市前瞻

                5月影市前瞻

                五月影市作為暑期檔頭一炮,其中隱藏著幾枚重磅炸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