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頻道 > 深度 > 正文

                微博反腐需理性回歸 主戰(zhàn)場還應該是紀委

                2012-12-12 08:50 來源:中國經濟周刊

                  “微博應該是補充”

                  “表哥”事件后,“表嫂”、“表叔”層出不窮,在很多民間反腐人士看來,推動針對官員的“鑒表活動”是反腐的“好角度”,但“花總”卻認為,“必須重申理性價值,戴表和腐敗之間沒有必然聯(lián)系”。

                  “‘鑒定’只是手段,如果浮于表面,官員都不戴表了,反而增加反腐難度。”“花總”分析說,“這個事情的七寸在于官員說謊,最大的七寸在于財產不公開,信息不透明不對稱,微博作為公開渠道是本末倒置,微博應該是補充。”

                  “花總”認為,網絡反腐狂歡和陰謀論的盛行緣于民眾對官員的不信任。“先入為主的想象,認為名表就肯定不是自己買的,官民互信的根基處在懸崖邊上,‘鑒定’和輿論壓力是民眾不滿情緒長期壓抑的出口。”

                  “這是一場學習,政府應該學會尊重和傾聽民眾的意見,民眾應該學會提出建設性的、理性的意見。”“花總”強調說,他希望借此建立官民溝通的空間,建立反腐秩序和程序。‘

                  微博反腐需要理性回歸和頂層設計

                  今年8月,周文彬來到北京,希望舉報能有更新進展。

                  他的第一站是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領導熱情接待,但說,這事兒應該由檢察院立案偵查。”第二站是最高人民檢察院。“最高檢說,舉報案件太小,不受理,建議到地方舉報。”第三站是國土資源部,“簡要了解情況后,登記了信息在小紙片上,說具體材料也不用了。”回到安徽,周文彬到安徽省國土廳執(zhí)法局舉報,“但也沒有實質性進展。”

                  至今,周文彬的反腐更多停留在微博世界里,雷聲很大,雨點很小。“微博炒得火,粉絲多,支持者也多,但并沒有引起相關部門的注意,完全依靠微博并不能產生多大的力量和實際效用。”

                  微博讓周文彬失望了,他經歷了個人情緒上的大起大落,圍觀和轟動讓他震驚,但隨之而來的現(xiàn)實的脆弱又讓他感受到失落。

                  回到安徽,他的舉報對象被提拔了,周文彬更加想不通。“我舉報他的事整個國土系統(tǒng)都知道的,這個時候提拔顯然是不妥的。”

                責編:李婭
                0
                我要評論
                用戶名 注冊新用戶
                密碼 忘記密碼?

                專題推薦

                男神來襲,哪款才是你的菜?

                男神來襲,哪款才是你的菜?

                娛樂圈男神女神當?shù)溃瑐€個生的個唇紅齒白傾國傾城...

                5月影市前瞻

                5月影市前瞻

                五月影市作為暑期檔頭一炮,其中隱藏著幾枚重磅炸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