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4】
成長期的南科大是否會堅持改革?
“改革不是在傳統框架內修修補補”
真正改革一定要有大的改變
新京報:如何評價教育部對南科大的態度的轉變?
朱清時:教育部在南科大“去籌轉正”上,表現出他們希望有學校進行教改實驗的探索。所以在去籌轉正上,我們只用了1年多的時間,這個是相當快的,這表明教育部有改革的愿望,希望南科大開始做我們想做的實驗。
當然,教育部希望這個實驗是在教育基本制度的框架內來做,具體說,辦大學招生就必須要經過高考,這個要按照國內的法律法規來做。
我相信今后只要南科大辦出成績,也可以看作是教育部改革的成果。在這種情況下,教育部對南科大教改實驗的態度會越來越好。
新京報:目前南科大已經有了很好的開局,如果南科大最終成功,對國內其他高校有怎樣的借鑒意義?
朱清時:國內高校都希望中國能夠辦出一座世界一流的學校,但是大家都是在傳統的框架之內做一些修修補補。如果南科大成功了,對所有院校會有啟示:真正改革一定要有大的改變,而不只是在傳統的框架內修修補補。
辦世界一流高校想法不會改變
新京報:南科大是不是已經走入了“黎明期”?
朱清時:南科大辦校本身就是一場教改實驗,實驗的核心是回答錢學森之問,為什么中國大學沒有培養出大批創新人才。
現在學校已經掛牌正式成立。這兩年,我們也遇到了很多困難,但這些困難都是我們在“回答錢學森之問”中非常寶貴的經驗。
從辦校過程上講,可以說現在已經到了黎明期,就像一個嬰兒,從出生到成長,現在南科大已經到了“成長期”。
新京報:經歷了這么多的風波,這個“孩子”還是當初那個一心跳出體制,辦與國際接軌高校的南科大嗎?
朱清時:我想辦一所世界一流的高校,這個想法一直沒有變化,也不會變化。
這三年的辦校經歷讓我變得更現實,就像登上喜馬拉雅山一樣,不能太理想化,要走一條現實可行的路,這條路不可能一直上坡,會有迂回。
新京報:對于南科大的未來,你還有哪些設想?
朱清時:如果說遠景的期望,我希望南科大要像斯坦福大學那樣,不僅是高新技術的研究者,還要成為深圳市、廣東省乃至中國經濟發展的火車頭。
“身體允許我會繼續堅持”
新京報:這三年,你有哪些改變?
朱清時:南科大是深圳市政府的公辦學校,我只是深圳市聘來的5年創校校長,所以在大事上,我們還要聽深圳市政府的。
對于我來說,能不能跳出體制不是我關注的,體制內優秀的東西我們應該繼承,最重要的是如何把南科大的教學水平提升上去,提升到世界一流水平大學梯隊上去,讓學生到南科大學到真才實學。
新京報:你曾說,當南科大度過艱難期逐漸步入正軌后會考慮退休,現在有沒有退休的想法?如果以后退休了,你希望尋找一個什么樣的新校長代替你?
朱清時:我的任期到2014年9月10日。對我來說,后年我就68歲了,身體也透支了很多,到時能不能繼續挑起這個擔子還不好說,其實我更希望有一個年富力強的校長出現。當然,如果我的身體允許,我也會繼續堅持。
■ 資料
南科大大事記
●2009年6月
深圳市委常委會議同意聘任朱清時院士為南方科技大學(籌)創校校長
●2009年12月14日
南方科技大學(籌)與香港科技大學就兩校的長遠發展和合作簽署了框架協議
●2010年12月24日
教育部向廣東省人民政府發出通知,同意籌建南科大
●2011年1月
教育部已經正式發文,批準南科大籌建。預計首期工程2012年竣工
●2011年3月1日
南科大首屆教改實驗班的45名學生入學
●2011年3月20日
“南方科技大學春季開學典禮”在深圳南方科技大學本校舉行,首批自主招生的45名學生及學生家長、有關領導以及特別邀請的專家學者200余人出席了典禮儀式
●2012年4月16日
教育部向廣東省人民政府發出《教育部關于同意建立南方科技大學的通知》,同意建立南方科技大學,全日制在校生規模暫定為8000人
●2012年5月底
南科大公布2012年招生方案,采用高考成績占60%,高中平時成績占10%,南科大復試成績占30%的綜合評價錄取模式
●2012年7月
南科大從全國8個省共錄取新生188人,新生高考平均成績超出一本分數線69.475分,已經達到985高校的中上游水平
●2012年9月2日
南方科技大學成立大會暨2012年開學典禮在南方科技大學深圳第一校區舉行
■ 數說
南方科技大學是公辦、全日制高等學校,是國家高等教改綜合實驗學校。
目前在校生200多人,擁有一支70人的國際一流水平教師隊伍,其中中科院院士4人,70%教師具有海外知名高校執教和工作經歷。
聲 音
國內高校都希望中國能夠辦出一座世界一流的學校,但是大家都是在傳統的框架之內做一些修修補補。
如果南科大成功了,對所有院校會有啟示:真正改革一定要有大的改變,而不只是在傳統的框架內修修補補。(邢世偉)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