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茶餐廳
戲完成后,時代又再變了。
不知不覺中,香港租金無限起飛了。其中影響最大的便是飲食業,而飲食業中受苦最大的又是為平民服務的茶餐廳。一碟食物售價有一半是交了給租金,可想而知,這對食物質素有多大的影響,尤其是對收費廉宜的茶餐廳食物。
我住的天后區域不知何時開始被人炒作成了“美食區”,我心中啼笑皆非,看著許多“有趣”的茶餐廳因加租而結業了,又看著“沒趣”的店數目增加了。
有人說,有趣沒趣是很主觀的概念,談茶餐廳怎么扯到租金和主觀概念的事上來,對不起,一點都沒扯遠,最近5年,每當我思考該拍什么戲和該怎樣拍,都會受到茶餐廳的啟示。
茶餐廳的變化不單是香港飲食的變化,也是涉及香港一種定位﹑特性和價值觀的變化,如果失去了這些,茶餐廳可以是不值一提的一種食店,香港電影也可以是一種隨時給人忘記的電影,這整件事非常客觀重要。
簡單說吧,如果茶餐廳一早就像今天某些店的做法,嚴格要求客人拼臺,限制吃的時間,拼命算計營運利益如何最大化……我可以很大膽說,過去20年來電影里那些黑幫講數、情侶事件﹑金雞生涯的故事根本不會在這種過度商業化的茶餐廳發生,更不會用其作拍攝背景,因為電影人會難以愛上這種如此商業的店,更遑論產生想去那拍戲的情懷。
你或會追問,在這越來越功利的環境中,那種“有趣”茶餐廳還能不能存在?答案是,存在的。
我比以前任何時候更愛拍電影,因為我明白了更扎實的“為何而做”的理由。
一家好的茶餐廳,是讓無分階級的人,以實惠的代價,在充滿壓力的日子里,來舒口氣,喝杯冰茶吃碗面,是心靈的避風港。
一部好的電影,也應該含有同樣的經營態度和價值。
白眉鷹王的茶餐廳是個好例子,到今天它還位子寬松,任人長坐。而我碰到的收銀女孩也沒問我為何少去她們的店,因為她知道我們住的大廈門口那家茶餐廳也很有趣。
非企業化經營,人性化待客,多去幾次會待你如友人,東西收費要過得了他也過得了你。這就是我心中的真正香港茶餐廳。
如果你去錯了一個把你像螞蟻那樣塞進位子,讓你快吃快走的店,我除了代你鄙視那店,下次,我帶你去該去之處。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