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頻道 > 深度 > 正文

                人性易疏忽身邊的事物 向香港茶餐廳致敬

                2012-09-08 09:05 來源:南都周刊

                  以電影向茶餐廳致敬

                  經過十年讀書﹑拍戲的經歷,我終于導了第一部講媒體記者的電影《神行太保》,并與媒體結了往后不斷的情緣。

                  香港回歸前,一位周刊總編邀我替他做專題故事的創意策劃,我念起茶餐廳和港人的關系,念起那個幫我過了一關的牛腩面和冰奶茶的同名系列店,建議該周刊其中一個封面故事就做白眉鷹王的茶餐廳。

                  那十年發展里,前面提到那些同名的茶餐廳已漸形成為兩系列風格,一系列樸素型,一系列精裝型。而精裝店中最大一家正處我當時居所的鄰街,經常會光顧。

                  店里的老板不用介紹,一看造型就知是老板。衣著很普通,身型很普通,但一頭雪白短發加兩道飛揚濃密的雪白刀眉,極似武俠小說中白眉鷹王。

                  這樣一個人物,加上店中脫離平常茶餐廳的奇異裝潢,墻上是波浪紋鏡子加閃光彩磚石,天花板也是波浪紋圖案,座位特大特寬闊,價格卻非常街坊。這反差強烈的人與景之中,應該有故事。

                  可惜,記者采訪回來,沒挖到太多東西,只弄清這些風格迥異卻同名的店,原來是幾個老板拆伙后,各走各路線,店名大家沒爭取專利,誰用都可以,白眉鷹王實力較強,又信風水,這裝潢是風水師的概念。

                  其后若干年,白眉老板不見了,店內裝修翻新也變回平實,座位保持寬闊,老伙計都在,老板娘坐鎮時間短了,多了個女孩做收銀員,就是電梯碰到那個。

                  時間越過越快,世界越變越怪,然后,SARS來了。

                  拍《金雞I》和《金雞II》,是香港最低落的時候,我開始長大,開始明白自己其實吸了這城市很多養分才有今天的我,在這城市落難時,我在想該為它做些什么?

                  此時,茶餐廳多年來自然而然留給我的“公民教育”的種子應時萌芽,我決定讓吳君如在《金雞II》中轉型做茶餐廳老板,在困難時期普度眾生,讓電影里戴著口罩的百姓、醫生也可吃口舒緩的飯。

                  我正式地向樸素而充滿人情味的茶餐廳做出一個時代的致敬。

                責編:李婭
                0
                我要評論
                用戶名 注冊新用戶
                密碼 忘記密碼?

                專題推薦

                男神來襲,哪款才是你的菜?

                男神來襲,哪款才是你的菜?

                娛樂圈男神女神當道,個個生的個唇紅齒白傾國傾城...

                5月影市前瞻

                5月影市前瞻

                五月影市作為暑期檔頭一炮,其中隱藏著幾枚重磅炸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