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頻道 > 深度 > 正文

                林州重修紅旗渠紀實

                2012-06-21 07:13 來源:大河網——河南日報

                林州重修紅旗渠紀實

                林州重修紅旗渠紀實

                林州重修紅旗渠紀實

                林州重修紅旗渠紀實

                林州重修紅旗渠紀實

                林州重修紅旗渠紀實

                林州重修紅旗渠紀實

                  太行山,一座富有傳奇的山。

                  半個世紀前,十萬林縣人挺進太行山,歷時十年,在懸崖峭壁上鑿出了“人工天河”——紅旗渠,用不屈和堅韌豎起一座歷史豐碑,創造了彌足珍貴的“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紅旗渠精神。

                  太行山,一座有夢想的山。

                  如今,在建設中原經濟區的大潮中,林州人攜著特有的秉氣、勇氣和豪氣,重修紅旗渠,生動詮釋了“奮斗、為民”的“三平精神”。

                  林州人“難而不懼、富而不惑、自強不已……”,再塑時代豐碑。

                  現狀堪憂,不得不干;機遇珍貴,不能不干;民心所盼,不可不干;精神之源,必須先干……

                  6月14日,夏日的林州,蜿蜒于太行山懸崖峭壁之上的紅旗渠,在綠樹掩映之中,靜靜地流淌著。

                  然而,近一年來,在紅旗渠的故鄉——林州(注:1994年,經國務院批準撤銷林縣,設立縣級市林州市),一切又不是那么平靜。

                  一場“珍愛生命線,重修紅旗渠”的三年大會戰,讓這座城市和這條聞名世界的“人工天河”,再次吸引了世人的目光。

                  上世紀60年代,在極其困難的條件下,林縣的“十萬大軍”深入太行山,以戰天斗地的豪情和舍生忘死的氣概苦戰十年,硬是靠著一釬一錘在半山腰上摳出了這條干、支、斗渠總長1500多公里的紅旗渠。沿渠還興建“長藤結瓜”式水庫、提灌站近百座。漳河水通過紅旗渠的條條“毛細血管”流淌進林縣腹地,結束了林縣十年九旱、水貴如油的苦難歷史。

                  如今,歷經半個世紀的風雨,紅旗渠已“青春不在”。由于當時技術條件所限以及其他各種原因,目前,除了總干渠和三條干渠完好無損之外,紅旗渠部分支、斗、農渠大量被損毀,個別渠段已不見蹤影,部分庫塘嚴重滲漏,無法使用……致使林州市一些地方的農田無法澆灌,群眾只能望水興嘆。

                  在林州市采桑鎮澗東村,76歲的郭秀英大娘唏噓不已。這位當年在工地上背石運土,受過傷、流過血的紅旗渠建設者,已經10多年沒看到過紅旗渠水流進村了。“沒有水,農田沒法澆,全靠老天爺。”這些年,因為缺水澆地,村里人種的麥子,畝產非常低。

                  在合澗鎮劉家洼村,老支書辛文記搖頭嘆氣。這個當年幾乎家家出工、人人出力修建紅旗渠的村莊,早已經用不上紅旗渠水了。因為機井灌溉成本高,許多村民不得不把土地拋荒,全村500多畝麥田,近幾年往往只種了100多畝。

                  澆地難、用水貴……

                  水,又一次扼住了林州人的咽喉。

                  水,再次成了林州人的期盼。

                  “整修提升紅旗渠灌區!”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當年修渠勞模們以及廣大群眾發出了呼吁。

                  其實,這個問題也早已引起林州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

                  他們清醒地意識到:水,是林州發展的生命線。隨著新型城鎮化、新型工業化、新型農業現代化的推進,林州的發展受水資源制約的狀況越發嚴重。因此,要落實科學發展觀,轉變發展方式,走“三化”協調發展之路,實現林州的全面、長遠發展,就必須務實發展,解決林州缺水這個制約瓶頸。

                  于是,他們組織水利部門大批技術人員,爬山頭、查渠線,走田間、訪地頭,開展水利設施普查。通過大量實地考察和科學論證,一張徹底恢復紅旗渠活力的藍圖,開始在林州市決策者們的腦海里籌劃。

                  50年多前,當時的林縣縣委作出“引漳入林”的決策前后,曾出現過各種質疑的聲音,有人甚至說:“勞民傷財”。

                  然而,50年多后,當林州準備重修紅旗渠的消息傳出后,質疑聲也隨之而來:是不是在搞“面子工程”、“政績工程”?

                  面對質疑,林州的決策者們陷入了思考……

                  上世紀60年代,十萬大軍戰太行,修建了舉世聞名的紅旗渠,解決了林縣人畜飲水的生存困境;

                  上世紀80年代,十萬大軍出太行,大力發展勞務經濟,解決了林縣人的溫飽問題;

                  上世紀90年代,建筑大軍用掙回來的錢回報家鄉,實現著“富太行”的夢想。

                  如今,中原經濟區建設在如火如荼地進行。面對百姓的渴望,面對巍巍太行山上的紅旗渠,林州究竟該怎么辦?

                  省委書記盧展工曾將紅旗渠精神精辟地概括為“奮斗、為民”四個字。他說:“我們要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在轉變發展方式上弘揚紅旗渠精神,實踐奮斗為民;在改革創新上弘揚紅旗渠精神,體現奮斗為民;在經濟發展和改善民生上弘揚紅旗渠精神,落實奮斗為民?!?/p>

                  2011年7月,中央水利工作會議召開,更讓林州人感到水利工作的春天來了,紅旗渠的春天來了。

                責編:李婷
                0
                我要評論
                用戶名 注冊新用戶
                密碼 忘記密碼?

                專題推薦

                男神來襲,哪款才是你的菜?

                男神來襲,哪款才是你的菜?

                娛樂圈男神女神當道,個個生的個唇紅齒白傾國傾城...

                5月影市前瞻

                5月影市前瞻

                五月影市作為暑期檔頭一炮,其中隱藏著幾枚重磅炸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