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組部部長趙樂際15日主持召開集中連片貧困地區抓黨建促脫貧攻堅工作座談會,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脫貧攻堅的重要指示精神,結合組織部門職能,選優配強領導班子、建強基層黨組織、夯實基層基礎。(5月16日《人民日報》)
黨的基層組織是黨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是團結帶領群眾貫徹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落實黨的任務的戰斗堡壘,長期以來在推動發展、服務群眾、凝聚人心、促進和諧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在當前新形勢下,打贏脫貧攻堅戰是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重大任務,是貫穿整個“十三五”時期的重點工作。目前,脫貧攻堅已進入啃硬骨頭、攻堅拔寨的沖刺階段。擺在眼前的,就是更難的難點和更加復雜的形式。必須充分的發揮基層的戰斗堡壘作用,建強基層黨組織、夯實基層“地基”, 才能打贏脫貧攻堅戰。
“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基層黨組織牢不牢固,直接決定脫貧攻堅“最后一公里”是否暢通,全面小康社會是否能建成。要加強基層組織體系建設,鞏固黨執政的每塊“基石”,就需要高標準嚴要求強“地基”,才能充分發揮“戰斗隊”作用。
首先,以嚴格標準配強基層組織“領頭人”。要抓住市縣鄉換屆契機,堅持好干部標準,在脫貧攻堅第一線考察識別干部,把脫貧攻堅實績作為重要依據,選優配強貧困地區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保持貧困地區黨政正職相對穩定。
其次,以創新思路拓展基層組織“新堡壘”。要認真結合地區特色,拓展符合當地實際的基層黨組織,著重在優化組織結構、擴大組織影響、創新活動方式上下功夫,力求在這些“新組織”中筑牢堅強有力、充滿活力的“新堡壘”。
再次,以精準舉措整頓后進組織 “常態化”。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整頓后進組織從來沒有“休止符”。要持之以恒的抓好后進組織的整頓提升,抓班子強素質、抓規范強管理、抓制度強服務、抓創新強活力、抓投入強保障。形成后進組織整頓的常態化機制,“凝聚”哪些軟弱渙散、無所作為的“沉寂組織”和“休眠組織”,促使“后進”變“上進”、“上進”爭“先進”,充分激發每一個黨組織的“戰斗活力”。
最后,以開展“兩學一做”為契機爭做組織“先鋒隊”。開展好“兩學一做”學習教育,進一步夯實組織基礎,凈化黨員干部思想品質,發揮黨員干部敢作敢為、善作善為的示范帶頭作用。引導廣大黨員干部扶真貧、真扶貧,在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貫徹落實五大發展理念、決勝全面小康中立足崗位、敢于擔當、建功立業。(李世亮)
脫貧攻堅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黨員干部發揮帶頭作用,做新時期的愚公,帶動人民群眾參與其中,構建脫貧攻堅人人有責的格局。
在新的歷史時期,我們必須以更加強烈的為民造福情懷,踐行讓人民過上幸福生活、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崇高追求,完成消除貧困、改善民生、逐步實現共同富裕的重要使命。
廣大黨員干部要以《辦法》為準則,以小康為目標,多措并舉,打贏脫貧戰,與貧困地區的廣大人民一起奔向小康。
貧困人口脫貧成了當下基層政府的主要工作之一,為了如期完成或提前完成脫貧工作目標,各地扶貧工作人員,特別是第一書記。
在接下來兩個月的時間里,多名河南人民廣播電臺新聞廣播編輯記者,將奔赴全省各地基層鄉村蹲點采訪,記錄一線感人的扶貧故事。
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的目標,要求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由此我國全面脫貧戰役正式打響。
2016年作為“十三五”規劃的開局之年,責任之大,任務之重。當人們都沉浸在新年的喜悅當中時,國家主席習近平卻在奔走各地,查看扶貧情況。
2016年作為“十三五”規劃的開局之年,責任之大,任務之重。當人們都沉浸在新年的喜悅當中時,國家主席習近平卻在奔走各地,查看扶貧情況。
河南新聞廣播特別策劃:《河南再出發》走進南陽方城縣-一戶一策打贏脫貧攻堅戰
“我一定要在2016年底摘去貧困戶的帽子。”這是項城市高寺鎮張老家村貧困戶張國紅近來最常說的一句話。原來,他最近建起了一座新的花卉大棚,走出了一條屬于自己的脫貧之路。
當前,脫貧攻堅到了啃硬骨頭、攻堅拔寨的沖刺階段。打贏脫貧攻堅戰,既需要黨委政府凝神聚力,社會各界眾志成城,也離不開法治部門強力保障……
4月21日,市委書記余學友主持召開市委常委會議,傳達貫徹省委副書記、省長陳潤兒在駐馬店調研指導脫貧攻堅工作時的講話精神,強調省委、省政府對脫貧攻堅工作高度重視,要認真學習好、貫徹好、落實好陳潤兒同志調研講話精神,切實做到精準識貧、精準施策、精準管理,扎實推動全市脫貧攻堅工作深入有效開展。
12月28日至29日,省委扶貧開發工作會議在鄭州召開。謝伏瞻就貫徹落實省委扶貧開發工作會議精神提出要求,強調實施精準扶貧……
確山縣把脫貧攻堅作為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來抓,擺上突出位置,扎實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緊盯扶貧資金有效整合,完善督促檢查,扶貧開發工作取得了新成效,為下一步脫貧攻堅工作的持續開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確保脫貧攻堅目標任務首戰告捷。
距離年底只剩下20多天,蘭考能否如期脫貧“摘帽”?持續脫貧的基礎能否打牢?時隔3個月,謝伏瞻再次來到蘭考檢查脫貧攻堅工作,這也是他今年第三次到蘭考調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