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頻道 > 鄒相 > 正文

                鄒相:少林寺 請自重

                2013-01-15 14:52 來源:紅袖添香

                  今天讀“大河報”時,看到這一則新聞:11月6日,河南聯通公司舉辦153號段開通暨慈善捐贈儀式,由少林寺住持釋永信率少林寺高僧開光的10個吉祥號碼公開拍得32。15萬元,拍賣的款項全部捐贈給少林寺慈幼院。從拍賣開始,各種爭論也應運而生,反對者認為,少林寺不應過分介入商業活動。贊成者則認為,只要可以獲得善款,出發點是好的就應該支持。(詳見2006年11月15日“大河報”A07版《河南新聞》)

                  看到這一則新聞,我覺得有些惱火,怎么又是關于登封少林寺商業化的實例?從少林寺對游人開放到少林五校的建立,這些年來,河南登封少林寺已經步入市場經濟的浪潮之中,究其利弊,不一而足。但是,從少林寺住持釋永心獲贈寶馬車到“開光手機號碼事件”,這些“趣事”讓我覺得少林寺是在“亂彈琴”“煽風點火”。眾所周知,少林寺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是孝文帝為安頓印度高僧跋陀而建,因其建于嵩山少室密林之中,故定名“少林寺”。少林寺歷來以其為“禪宗之祖”和佛學推廣地而備受世人關注,即使開發少林寺自身資源,集朝拜、祭祀、觀光、旅游等于一體未嘗不可,但若過分宣揚少林寺中的佛學、宗教學色彩,則顯得有些崇尚封建迷信之嫌。

                  據悉,針對“手機開光事件”,記者對50多名競拍者中的30人進行的問卷調查顯示,他們集中在30歲到40歲,80%是商人,買號碼七成是自用,三成是送人。之所以參加號碼拍賣,有50%看中的是號碼本身,54%看中的是高僧開光,20%的人看中釋永信頒發的功德證書,3%的人看中贈送的話費和手機。足以見得,相當大的一部分競拍者還是受到“開光”的影響。真想不到,自己買的東西,讓人家摸摸就會更值錢,這里面蘊藏著什么道理?是因為競拍者本人太有錢,有些“發燒”,還是因為他們容易受到少林“高僧”身上“靈氣”的影響呢?照這樣看來,少林寺的那幫“高僧”,以后就可以周游列國,去給人家“開光”算了!成何體統?!

                  這兩年,登封少林寺可謂是“享譽全球”,頗受佛學愛好者和武術愛好者的推崇,“少林武術”、“少林禪宗”成為熱門字眼,就連普金總統也親自去瞻仰少林寺,去體驗它的博大精深。這說明少林寺已經成為河南乃至全國的一大兩點,提起河南,言必稱少林功夫,不難發覺少林寺的影響力。作為正統的佛教寺院和禪宗祖庭,少林寺應該發揚其“普渡眾生”、“濟世救人”的人道主義精神,而不應該一味強調“少林寺品牌”。我們總是在各類媒體辦刊上知道“少林寺創收多少”或是“少林寺又添××設備”、“少林弟子也能上網沖浪”等等信息,卻很少見到少林寺收養多少孤兒、少林寺為西部捐獻多少RMB等字眼。這種“怪”現象,難道不值得少林寺和熱衷炒作少林寺的相關人士捫心自問嗎?

                  對于這一次的“手機開光事件”,我是相當反感的,說白了,是非常氣憤。即使真的如省慈善總會副會長楊德恭說的那樣——“慈善是一項高尚的事業,也是一項文明的事業。不管誰來做慈善的事,聯通也好,少林寺也好,參與慈善的事都是善舉。”我也覺得這種行為不可取,很容易讓人誤解是河南聯通公司和登封少林寺狼狽為奸,前者為了和移動爭奪市場,因為往往是移動營業點門庭若市,聯通營業點門可羅雀,而后者是為了宣揚封建神學色彩,誘導群眾信奉充滿神秘卻虛無縹緲的宗教迷信。目前,登封少林寺又在宣傳其武術的源遠流長,還組織編寫了《少林武術教材》,不知道又會弄出點什么“趣事”來!

                  總的說來,這一事件在我眼里是一場鬧劇,也是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的“怪胎”,更是一種欺世盜名、自欺欺人的“丑聞”。如此而已,自不多言!

                  (鄒相,2006-11-15于鄭州)

                責編:安文靖
                0
                我要評論
                用戶名 注冊新用戶
                密碼 忘記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