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辦、國辦近日印發《黨政機關國內公務接待管理規定》,這是繼《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后,旨在規范黨政機關加強黨風廉政建設的又一制度成果。從年初的“八項規定”、“六項禁令”,到會議費管理新規、賀卡節禮“禁令”,再到《條例》、《規定》的出臺……體現出中央在加強黨風廉政建設方面的清晰思路和堅強決心。
事實上,這種在改革過程中重點突破、持之以恒、“一竿子插到底”的思路與方法,不僅體現在上述黨風廉政建設領域,而且全面反映在新一屆中央領導著力推進的多項重點改革之中。從效果看,這種改革思路有利于盡快抓住主要矛盾,并迅速見到實效。
以轉變政府職能為例,本屆政府自上任以來,堅持將政府職能轉變和機構改革,作為深化行政體制改革的突破口,不斷抓好抓實。今年“兩會”后,國務院就下放和取消71項行政審批項目;5月又下放117項行政審批項目;9月再次下放75項行政審批項目……如此高密度、大規模地下放審批權力,輔以扎實、有力的取消目錄,有重點、有層次,真正將政府職能轉變工作落在了實處,引起社會普遍贊揚。
當前,我國改革已經進入深水區,改革事項千頭萬緒。特別是目前需要改革、需要解決的問題都格外艱巨,都是難啃的硬骨頭,必須一鼓作氣。如果瞻前顧后、畏葸不前,不僅不能前進,而且可能前功盡棄。
面對全面深化改革的繁重任務,必須找準要點,重點突破,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由此,亟須將一些公眾普遍關注、反映強烈、涉及面廣、利益關系復雜的改革提上日程,在經濟體制改革、政府自身改革等“牽一發而動全身”的領域重點突破。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將經濟體制改革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而具體到某一個行業、領域的改革中,也要準確選擇好突破口,唯此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改革難度、加速改革進程。
重點突破,還要重在落實。改革中必須具有“一竿子插到底”的執著精神,必須抓鐵有痕,踏石留印,不能虎頭蛇尾,只重形式,不重落實。
改革任務一經確認,就要一步一個腳印,穩扎穩打向前走;要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態度,以求真務實、一抓到底的干勁,堅持將改革內容落實到家,絕不搞“半截子”改革。特別是對改革中可能出現的“只說不做”、“陽奉陰違”現象,更是要予以堅決治理。說一千道一萬,不如實干加苦干。改革的目的,就是要實現突破,讓百姓感受到實實在在的成果,因此,僅僅是開會、發文、營造聲勢不能稱之為突破;許愿、承諾、簽訂責任狀也不算突破,唯有真行動、見成效,才叫真突破。
當前,全面深化改革的重任已經下達,集合號已經吹響。下一步,要按照中央的統一部署和要求,扎扎實實推進那些核心環節、關鍵領域的改革,推進那些群眾關切、社會關注的改革,將三中全會的精神落到實處,將改革方案設計的宏偉藍圖一步步變為現實。(朱 磊)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