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新提任官員財產公開”值得期待

                2013-12-02 08:15 來源:新京報

                  從新提任官員開始公開的試點,相比較而言,阻力沒有那么大,能在漸進中逐步樹立制度的權威,從而起到移易風氣的治理實效。

                  中紀委監察部網站日前刊登三中全會《決定》解讀文章指出,推行新提任領導干部配偶子女從業、財產、出國(境)等有關事項公開制度試點,抓緊制定領導干部個人有關事項報告抽查核實辦法,加強報告核查結果的運用和違規懲戒力度;建立健全對國家工作人員配偶子女移居國(境)外的管理制度。

                  《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推行新提任領導干部有關事項公開制度試點。從中紀委的動作看,這一改革精神有望得到貫徹,值得社會期待。

                  這些年來,關于領導干部個人事項向社會公開的問題,一直是媒體乃至社會公眾高度關注的焦點,也是全面深化改革、推進反腐敗體制機制創新的難點。

                  盡管像新疆阿勒泰地區、浙江慈溪市等地也在進行財產公開的嘗試,不過,就總體而言,與社會公眾的期待存在一定的距離。

                  這其中,一方面,與這項制度牽扯的利益過于深廣,很難一步到位有關;另一方面,也與相關配套制度譬如問責等缺乏有關,中央黨校政法教研部教授、反腐專家林喆就曾表示,因為欠缺審查機制,更沒有問責,已推行多年的官員財產申報制度很大程度上流于形式。

                  也因此,與其聽任制度流于形式,或者干脆束之高閣,不妨先動起來,先易后難、循序漸進地有效推進。就目前而言,推動新提任領導干部配偶子女從業、財產、出國(境)等有關事項公開制度試點,或不失為一個著力點。

                  從新提任官員開始公開的試點,相比較而言,阻力沒有那么大,制度設計也更能落到實處、產生實效。若能長期堅持,不僅可以廓清官場上諸多相沿成習的腐敗現象,也能在漸進中逐步樹立制度的權威,從而起到移易風氣的治理實效。更何況,一旦這樣的嘗試推廣開來,則這些率先公開的官員本身,也會成為這項制度堅定的執行者。

                  從1987年國內首次提出官員財產申報與公開制度,到現在20多年過去了,該拿出更多實實在在的行動了。這既是監督官員、約束權力的現實需要,也是建設實現政府透明、政治清明、官員清廉的必由之路。

                  改革本來就是利益的調整,作為掌握著社會資源配置權力的官員群體,既是改革的推動者,其自身也是改革的對象,應該首先被納入制度的框架之內,并接受社會公眾的審視和監督。

                  官員財產公開應該破題了,無論是公開試點,還是抽查核實,均應該充分考慮民眾的殷殷期待,通過務實的方法,一步一步穩健有力推動改革,讓民眾看到實實在在的行動。(新京報)

                責編:劉大彬
                0
                我要評論
                用戶名 注冊新用戶
                密碼 忘記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