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頻道 > 評論 > 正文

                馬滌明:“地溝油清朝形成”的邏輯

                2013-06-28 07:28 來源:漢網-長江日報

                  昆明市每天有1500噸餐廚廢棄物及150噸地溝油處于無人監管的狀態,云南省政府出臺的《關于做好地溝油制生物柴油工作的指導意見》成為一紙空文。昆明市城管局相關負責人稱,“地溝油是清朝時期就形成的,現在突然讓我們統管起來,這是很難做到的事!”(6月26日《云南信息報》)

                  原來有個說法,叫多少個部門管不好“一桶(地溝)油”,然而現在把任務交給一個部門,責任和權力都明確了,應該不會再有掣肘、扯皮之類的問題,卻還是管不好。多個部門管不好,一個部門也管不好,究竟是問題難管,還是不善管理?

                  “清朝時期形成”的地溝油問題,如果是秦朝形成的,是不是就更沒辦法了?拿積弊說事沒有意義。其實問題并不難解決:昆明市政府不妨在社會上公開招標招聘,誰能管好地溝油,誰就來當城管局長,管不好的讓位,到時候城管局長還會說“很難做到”嗎?

                  根本問題在于官員缺少危機感,工作上習慣了按部就班、簡單思維,總想以最簡單的手段解決各種復雜問題,最好是有現成的模式可效仿,比如只要一地“打造”什么,各地便一窩蜂跟進;而一遇見難題、沒出現過的情況,便不知所措。

                  清朝時期形成的東西就解決不了?這是個笑話——社會飛速發展了幾百年,無甚技術含量的地溝油管理竟成了難題?再則,國外早就解決了這個問題,我們落后的與其說是科技落后,不如說是官僚體制問題積重難返。這后者,大概又是可以追溯歷史的“遺留”難題。如果都用古已有之辯解,我們恐怕得做好原地踏步的準備。

                  (馬滌明)

                責編:劉睿
                0
                我要評論
                用戶名 注冊新用戶
                密碼 忘記密碼?